红光厂作为工业企业,其经济业务涉及原材料采购、费用报销、利润分配等多个环节。根据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要求,其会计处理需重点关注材料成本差异的结转,以及与供应商往来款项的核算。以下通过典型业务场景解析红光厂的会计处理逻辑。
原材料采购的核算
在计划成本法下,红光厂的原材料采购需区分三种情形:
现款采购:当支付银行存款采购A材料时:借:材料采购——A材料 200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0
贷:银行存款 234000
验收后按计划成本入账:借:原材料——A材料 210000
贷:材料采购——A材料 210000
最终结转节约差10000元:借:材料采购——A材料 10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10000先付款后收料:采购B材料时尚未验收:借:材料采购——B材料 50465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35
贷:应付票据——海星工厂 59000
材料入库后按计划成本50200元登记,并结转超支差265元:借:原材料——B材料 50200
贷:材料采购——B材料 50200
借:材料成本差异 265
贷:材料采购——B材料 265暂估入账:月末收到未开票材料时:借:原材料 20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20000
次月初红字冲回:借:原材料 20000(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20000(红字)
往来款项的特殊处理
对于涉及应付账款的业务,需注意:
- 采购聚丙烯等原材料时:借:原材料——聚丙烯 80000
借:原材料——聚乙烯 20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0
贷:应付账款——红光工厂 117000
支付运费时按7%抵扣率分摊:借:原材料——聚丙烯 1488
借:原材料——聚乙烯 372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0
贷:银行存款 2000
利润分配的核心流程
月末结转损益时:
- 结转收入类科目至本年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
贷:本年利润 - 按利润总额的33%计提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 将所得税费用结转至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 税后利润分配时: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盈余公积
贷:应付股利
通过上述处理可见,红光厂的会计体系需严格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对材料成本差异、增值税抵扣及利润分配流程的核算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实际业务中还需注意凭证审核、科目对应关系及税务合规性要求。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