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阳城建职业学院的护理专业作为医药康养学院的核心培养方向,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为学科基础,致力于培养具备临床护理、社区服务、健康管理等多元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依托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了“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并通过“2+1”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能力,为区域医疗健康产业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定位与培养模式
护理专业以“健康照护、疾病预防、康复护理”为核心培养方向,采用三年制专科教育体系,注重人文素养与职业技能的双重提升。其“2+1”模式将前两年划分为基础理论与校内实训阶段,第三年进入基地医院实习8个月,确保学生熟练掌握临床护理、急危重症处理、老年及母婴护理等技能。教学过程中强调“订单式”培养,与104家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定向输送符合岗位需求的护理人才。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课程设置覆盖基础医学与护理学两大领域:
-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人体形态与结构、生理学、病理学等,夯实医学知识基础;
- 专业核心课程:如成人护理、老年护理、急危重症护理、康复护理,聚焦临床实践需求;
- 拓展课程:涵盖中医护理、社区护理、护理心理学等,强化综合服务能力。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可在54间实训室中模拟真实医疗场景,例如使用标准病区病房、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等设施开展技能训练,实现“将病房搬进学堂”的教学创新。
实践教学与行业资源
学院拥有4000平方米实训场地,配备基础护理、内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等35类专项实训室,并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泸州市人民医院等50家教学医院深度合作。实习期间,学生可参与临床护理、社区服务、健康咨询等岗位实践,并考取护士资格证、健康管理师、中医康复理疗师等职业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此外,“社会化招生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探索进一步拓宽了职业发展路径。
师资力量与就业前景
专业带头人顾琼教授拥有24年临床经验,曾主导“乳头替代器”等实用专利研发,并担任多项省级护理学会职务。学院95名教师中,学术带头人5名,兼职教师均来自西南医科大学,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毕业生可在医院、护理院、康复中心、公共卫生机构等领域就业,或通过“老年照护、育婴保育”等细分方向进入康养产业,就业率与行业认可度持续领先。
社会需求与行业趋势
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与慢性病防控需求增长,护理专业被列为国家紧缺人才重点扶持领域。江阳城建职业学院通过“全生命周期教材”与人文护理教学,培养学生适应健康中国战略下的多元岗位需求,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送了大量“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