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文理学院新闻学专业自1997年肇始以来,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已成为立足甘肃、辐射西北的特色专业。该专业2014年并入新成立的新闻传播学院后,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平台,构建起涵盖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的全链条培养体系。在2023年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该专业获评应用型A++级中国顶尖专业,展现出在西北地区新闻教育领域的显著优势。
专业定位与学科支撑
该专业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培养具备全媒体传播技能与人文科学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共建学院,专业深度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形成西部舆论调查与舆情分析特色研究方向。依托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立项建设单位资质,构建起覆盖新闻学、传播学、影视艺术的交叉学科体系,拥有省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编辑出版实务》。
课程体系与能力塑造
专业课程设置突出理论实践并重特征:
- 基础理论模块:包含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事业史等学科根基课程
- 实务技能模块:设置新闻采访与写作、融合新闻学、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等实操课程
- 技术应用模块:涵盖全媒体营销、数字出版技术(方正飞翔)、H5制作等新媒体技术课程
- 价值引领模块:通过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等课程强化职业素养
实践平台与硬件支撑
学院投入近2000万元建设全媒体教学空间,形成"三维实践体系":
- 校内实验室集群:包含全媒体交互式综合演播厅、虚拟演播室、融媒体云平台大数据分析实验室等20余个专业空间
- 产学研合作平台:与新华社甘肃分社、甘肃日报社等30余家单位建立实训基地,共建"中国舆情调查与研究甘肃基地"
- 学生创业孵化器:设立创客空间支持在校生成立影视传播公司,已孵化10余家创业实体,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
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专业实施"双轮驱动"战略:
- 跨校联合培养:与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等开展"2+2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每年选拔优秀本科生进行联合培养
- 行业导师制度:聘请媒体高水平人才与高校兼职教授组成教学团队,教授中教育部教指委委员占比达40%
- 项目制教学:通过国家级科研项目、UNESCO立项项目带动学生参与学术研究,近年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200余项
就业方向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就业格局:
- 传统媒体领域:各级报社、广播电视台从事采编工作,近年向县级融媒体中心输送大量人才
- 新兴媒体岗位:网络平台内容运营、新媒体编辑等职位占比逐年提升至35%
- 跨界发展路径:在出版机构、党政机关宣传部门、文化传媒公司等实现职业延伸
- 升学深造方向:通过联合培养机制,部分学生进入985高校攻读硕士学位
这种培养模式使专业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95%以上,在西北地区形成"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人才培养口碑。随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推进,专业正朝着建设西部特色新闻传播教学科研基地的目标稳步迈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