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作为辽宁省现代产业学院"桃李学院"的核心专业,自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以来,始终以"业财融合、数字财务"为培养导向,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产教融合路径与大数据实验教学平台,累计为央企输送超100名优秀毕业生,近三年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展现出强劲的专业竞争力。其课程设置紧扣数字化经济发展需求,师资队伍中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70%-80%,形成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特色。
专业定位与培养模式
该专业将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作为核心目标,通过创新创业竞赛和大数据实验教学平台构建"三位一体"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强调业财融合能力,设置《Python数据分析与应用》《可视化大数据财务分析实训》等数字化课程,覆盖从基础会计到战略管理的全链条知识模块。实践环节引入ERP沙盘模拟和财务决策综合实训,强化学生在财务建模、风险控制等领域的实操能力,确保毕业生具备"专业理论扎实+实践能力过硬"双重优势。
课程体系与数字化特色
专业课程采用"管理+技术+实训"的递进式架构:
- 管理基础模块:包括《管理学》《公司治理》《战略管理》等,夯实企业运营框架认知
- 财务技术模块:设置《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核心课程
- 数字化应用模块:重点建设《Python财务应用实训》《EXCEL建模与财务管理》,将大数据分析能力嵌入传统财务教学
- 综合实训模块:通过《可视化大数据财务分析实训》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完成能力转化
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15人,其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占比超30%,博士及在读博士4人,具有国(境)外教育背景教师3人。教学团队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达70%-80%,配备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资源。依托"财务与会计综合实训室"等3个一级实验室,形成覆盖会计核算、审计、财务决策的完整实践教学链,并与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等央企建立稳定实习基地。
就业竞争力与发展路径
毕业生呈现"高质量+高稳定性"特征,职业发展路径清晰:
- 央企就业:累计向辽宁中铁建大桥工程局等企业输送百余人
- 公务员与升学:年均10人考入公务员系统,10人考取硕士研究生
- 行业分布:53%进入企事业单位财务岗,22%任职会计师事务所,15%在金融机构从事投资分析
- 职业成长:五年内晋升业务骨干比例超60%,部分毕业生担任财务总监、事务所合伙人等职务
该专业通过"理论-实训-竞赛-实习"四维联动机制,培养学生适应数字经济的新型财务能力。其93%的就业率与80%双师型师资配置,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效,为区域经济发展持续输送兼具专业素养与数字化思维的财务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