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核心专业,潍坊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凭借其鲜明的培养定位和扎实的办学基础,已成为区域智能制造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标杆。该专业紧密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求,构建了"岗课赛证"融通的育人体系,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的亮眼数据,印证了其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认可度。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以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为核心能力培养目标,搭建三级课程架构:
-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电路基础》《电子技术》等,夯实学生电气理论根基
- 专业核心课程聚焦《可编程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关键技术模块
- 专业拓展课程延伸至《工业组态控制技术》《人工智能实训》等前沿领域。教学实施中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建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开发虚拟仿真资源占比超60%,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实训条件建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配备总价值9600万元的智能制造实训设备集群。国家级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等平台,支撑起"基础操作→系统集成→创新研发"的阶梯式实训体系。学生可在配备工业4.0标准的柔性生产线、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等设施中完成真实生产任务,实现从课堂到车间的无缝衔接。
专业创新"双主体、双导师"培养模式,组建由国家级教师创新团队与行业专家构成的教学队伍。团队中既有入选"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培养计划"的学术带头人,也有来自歌尔股份、潍柴动力的技术骨干。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学生可深度参与企业技改项目,在解决自动化设备调试、智能控制系统优化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职业能力。近五年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8项,印证了教改成效。
从专业发展前景看,其作为山东省首批产教融合示范性品牌专业,已与20余家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毕业生主要服务于自动化设备装调、智能控制系统运维等岗位,在歌尔股份等企业的平均起薪达6000元/月,职业晋升通道覆盖从现场工程师到技术总监的多层次发展路径。随着"工业互联网"等新业态的拓展,专业正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课程模块,持续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