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德合作)专业介绍

上海理工大学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此专业为上海—汉堡国际工程学院的中德合作办学项目,于2002年起开始招生。在沪德高校合作下,其致力于培养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助力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满足上海等地相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上海理工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德合作)专业介绍

培养模式

该项目人才培养模式独特。第一学年着重集中学习德语,由中德教师联合授课。在第二至第三学年,每学期均安排两门由德国教授用德语讲授的专业课程。第三学年开设科技(商务)英语课程。第七学期安排集中实习,最后一学期,学生在双方导师指导下用中德双语完成毕业论文答辩。

主要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体系丰富。涵盖德语、英语等语言类学科,还有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数学基础课程。经济领域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有国际贸易与实务、国际金融等课程。此外,还包括企业管理、经济法、创业与创新管理等课程以及跨文化交流、经济地理等课程。

就业前景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广泛。他们既适合到德资和中德合资的企事业单位,胜任经贸、物流、管理、人力资源、财务、市场等各层次工作。同时,这些毕业生具备良好的条件申请前往德国大学继续攻读学位,也能够报考国内大学的研究生,进一步深造提升自己。

授予学位情况

本专业的学生顺利毕业后,可获得上海理工大学颁发的经济学学士学位,以及汉堡应用科技大学授予的理学学士学位(Bachelor of Science) 。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上海理工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德合作)专业介绍
下一篇:成考学前教育考试究竟该如何复习?

热门推荐

山东农业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德合作)专业怎么样?

山东农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德合作)专业作为教育部首批认证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际化培养体系。该项目由山东农业大学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FOM大学)联合举办,采用“3+1”培养模式,前三年在国内完成语言强化与专业基础学习,第四学年符合条件者可赴德深造。学生通过学分互认机制,毕业后可获得中德双学位认证,同时掌握德语与专业双重竞争力,为跨国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培养模式体现渐
 山东农业大学 评论  4周前

上海理工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德合作)专业怎么样?

上海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德合作)专业以“德语能力+经贸实务”双核驱动为特色,是国内首批通过德国ASIIN国际认证的中外合作项目,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中德国际学院与德国汉堡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培养。该专业采用“4+0”或“3.5+0.5”双学位模式,聚焦德语区经贸合作与跨国企业管理,构建“语言-经济-管理”三维知识体系。数据显示,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超98%,65%入职大众、西门子等德
 上海理工大学 评论  4周前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德合作)专业怎么样?

作为教育部批准的首个中外合作办学会展本科教育项目,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德合作)(简称IEMS)自2004年创办以来,始终处于中国会展教育的前沿。该项目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技术大学联合打造,已培养逾1100名掌握国际会展运营规则、精通双语沟通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中超过半数获得中德双学位。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上海市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双重加持下,该专业通过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评论  4周前

山东农业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怎么样?

山东农业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中德合作办学为核心特色,依托山东农业大学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FOM大学)的深度合作,构建了“双学位+跨文化实践”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以来,通过学分互认机制,学生前三年在国内完成经济学基础课程,第四年可赴德学习,毕业后获得山东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及德国FOM大学学士学位证书。这种模式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国际视野,还通过
 山东农业大学 评论  4周前

合肥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怎么样?

合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中国六星级应用型专业,连续多年在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稳居全国前2名。该专业依托经济与管理学院(在校生规模最大的二级学院),构建"国际贸易理论-数字贸易实务-跨境商务管理"三维培养体系,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形成"外贸业务-金融投资-国际管理"多元发展路径。以下从学科定位、课程架构、培养优势等维度展开分析。 学科定位与培养特色 专业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导向
 合肥大学 评论  4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