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该校装备制造大类的重点专科专业,也是校级品牌专业。该专业紧密对接装备制造、汽车及电子制造产业,培养具备数字化设计、数控加工和智能设备运维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学生不仅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能在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和省级示范性实训平台中积累实践经验。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智能制造技术为核心,培养面向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管理工程师等职业的高素质人才。学生需具备工艺编制与验证、机械数字化设计、智能设备装调等核心能力,同时注重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的双重提升。课程体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覆盖从基础制图到先进制造技术的全链条知识,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M)、逆向工程技术和3D打印等模块。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专业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与实践模块两大方向:
-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材料及热成型工艺、电工电子技术等,为学生构建完整的机械制造知识框架。
- 核心技能课程聚焦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例如:
- 数控编程与加工:掌握数控设备操作及复杂零件制造;
- PLC编程与工业机器人应用:学习智能产线控制与维护;
- 机器视觉与数字孪生技术:培养智能制造系统的集成能力。
通过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实验课程、实习、科研训练、竞赛、创新项目),学生可参与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等赛事,近五年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奖项超30项。
校企合作与实训资源
专业与开山集团、华夏航空等上市公司共建产业学院,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作为教学案例。校内设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机械制造实训基地和浙江省示范性汽车技术实训基地,配备新能源汽车实验室、数字化测试平台等先进设施。学生可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考取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等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主要服务于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电子行业。职业发展路径包括:
- 技术岗位:如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师、数控编程工程师、智能设备运维技师;
- 管理岗位:如生产计划调度员、质量管控专员;
- 创新领域:参与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或工业互联网部署。
随着浙江省“机器换人”政策推进,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智能产线维护的毕业生尤为抢手,入职1-3年后平均年薪可达8-10万元。
师资力量与科研支撑
专业拥有一支教授领衔、双师型教师主导的团队,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9人,89.5%的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团队主持过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0余件,并与企业合作完成横向课题48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500余万元。此外,衢州市专家工作站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行业前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