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的广播电视学专业立足新闻传播学领域,围绕广播电视行业需求构建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融合理论与实践课程,培养具备政治素养、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传媒人才,毕业生可在广播电视机构、新媒体平台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内容生产与管理工作。其课程设置与职业定位紧密贴合行业发展趋势,形成了鲜明的应用型特色。
在专业定位上,该专业强调"应用型人才"导向,培养目标明确指向新闻采访、节目制作、媒体策划等核心岗位。课程体系以新闻学概论和大众传播学为理论基础,延伸至电视摄像与画面编辑、电视节目制作等实践性课程,同时涵盖中国新闻史与外国新闻史等拓展性内容,形成"理论奠基—技术强化—文化浸润"的三维知识结构。这种设计既保证了学生对行业规律的深度认知,又强化了实际操作能力。
从招生信息来看,该专业实行文理兼收政策,2024年学费为18000元/年。报考时历史类考生需首选历史科目,物理类考生需首选物理科目,均无再选科目限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实践类课程需在启东校区完成,而医学相关辅修课程可能在崇川校区开展,学生在报考时需关注具体教学地点安排。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
- 传统媒体领域:广播电视机构从事记者、编辑、编导等岗位
- 新兴媒体领域:网络视听平台参与内容策划与制作
- 企事业单位:品牌宣传、公关活动策划等综合岗位
- 升学深造方向:新闻传播学、影视艺术等相关学科研究生教育专业特色体现在"采编播一体化"培养模式,通过新闻写作学、新闻采访学等课程串联采编流程,配合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等硬件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全媒体内容生产链的核心技能。
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依托南通大学母体资源,共享省级重点学科与实验教学平台,在实践教学环节具有显著优势。学生可参与校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等实战平台,在短视频创作、直播技术应用等新兴领域积累项目经验。这种"校媒协同"的培养机制,使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具备较强竞争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