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海洋大学工学类重点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深度融合传感器技术、电子工程、计算机控制与人工智能,形成“传感-互联-控制”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该专业以工业生产的“倍增器”和人工智能的“智慧眼”为定位,聚焦智能仪器、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领域,构建了以海洋为背景、多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其课程体系涵盖传感器原理、嵌入式系统、精密机械设计等核心模块,并通过校企协同实践强化技术应用能力,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输送复合型工程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强调“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理念,围绕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国家战略需求,设计“理论+实践”双轨并行的教学模式。学生需掌握以下核心能力:
- 智能检测系统开发:通过智能检测系统综合设计等课程,培养硬件与软件协同开发能力;
- 工业测控技术应用:依托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PLC应用等实践环节,提升自动化控制水平;
- 跨学科问题解决:整合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等知识,应对复杂工程场景需求。
课程体系凸显“基础夯实+前沿拓展”的双重导向。核心课程包括:
-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构建物理量与电信号的转换基础;
- 嵌入式系统与智能仪器:掌握物联网终端设备开发技术;
- 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强化机械结构与测控系统的集成能力。同时,专业设置单片机综合应用设计等实践课程,与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电气等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式教学,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同步迭代。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高质量”特征。2022届毕业生中,44%选择升学或保研至东南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就业群体则进入航空航天军工院所、高科技企业等领域,代表性单位包括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霍尼韦尔等。职业发展方向涵盖:
- 智能仪器研发:设计工业检测设备与自动化仪表;
- 集成电路测试:参与芯片制造过程的参数标定与质量控制;
- 智能制造运维:为智能工厂提供测控系统调试与优化服务。
专业优势体现在三大维度:
- 学科交叉融合:依托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主干学科,形成“机-电-算”一体化知识框架;
- 产教深度融合:与上海三一重工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实现“双师型”教学团队与产业项目双向赋能;
- 区域定位精准:立足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对接长三角集成电路、新能源等产业集群需求。2020年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印证其教学实力与行业影响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