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华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多年探索形成了独特的办学路径。该专业自2019年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后,于2021年获得省级认定,2025年校友会排名中更以全国第8位的佳绩位列五星级应用型专业。其发展历程体现了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的系统性革新,尤其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展现出强劲的区域服务能力。
专业建设以"教-学-研-赛"一体化模式为核心特色,构建了多维度培养体系。课程设置打破传统壁垒,采用"经济地理学""交通地理与规划"等省级一流课程为支撑,通过"多门课程联合外出实践"实现知识融通。特色实践教学覆盖16个校外基地与近160家实习单位,形成"实验室+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实践网络。学生在城市可持续调研报告国际竞赛、全国大学生国土空间规划技能大赛等平台屡获殊荣,印证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成效。
师资配置呈现"双师双能型"特点,学科带头人林琳教授为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团队成员包含中山大学、广州大学等名校背景的教授6人、副教授13人。教学改革强调AI技术融合与小班化培养,通过校企联合项目运作模式,将真实案例引入课堂。专业近年就业率持续保持99%以上,60%毕业生进入规划设计公司或科研机构,部分通过"三支一扶"等渠道服务基层,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精准定位。
面对新时代挑战,专业着力破解三大发展瓶颈:
- 教学成果升级:需丰富成果类型,突破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
- 技术深度融合:加快GIS、遥感技术与AI的整合应用
- 区域覆盖拓展:构建覆盖粤港澳大湾区所有城市的实践基地网络
专家建议通过"错位发展"策略凸显特色,具体措施包括:
- 强化"交通立国、规划报国"课程思政体系
- 推进"引进来走出去"校企协同机制
- 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平衡教学科研投入这些改革方向与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等产学研平台形成联动,为冲击国家级一流专业奠定基础。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