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黑龙江省唯一国办全日制综合性艺术职业学院,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立足艺术教育传统优势,构建起以广电新闻方向为特色的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三年制高职教育,致力于培养具备采、写、编、摄综合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覆盖新闻策划、电脑编辑、图片处理等全媒体操作模块。在2022年专业满意度调研中,其就业满意度达到2分,高于其他维度指标,显示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成效。
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
该专业明确以"职业化融合型实用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双轨。核心课程包含:
- 新闻学概论与传播学奠定理论基础
- 新闻采访与写作强化采编基本功
- 电脑编辑与新闻摄影培养数字化操作能力
- 媒介经营与管理拓展行业认知课程设计注重"不求过深,但求实用"原则,前两年集中完成理论教学,第三年通过校内综合实训+单位顶岗实习实现技能转化。特别设置受众调查分析等特色课程,呼应融媒体时代的数据传播需求。
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环节呈现三大特征:
- 校媒协同:与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建立深度合作,参与《农经大讲堂》等节目制作
- 硬件配套:投入超百万建设非编制作中心与网络电视台,配备4K摄像机、虚拟演播系统
- 赛事驱动:通过"小芳华杯"等专业竞赛选拔人才,2025年赛事覆盖全系14个班级学生可考取摄影师(三级)、速录师(高级)等职业资格,近三年毕业生进入市级媒体比率达37%,部分优秀学员参与亚冬会开闭幕式等大型活动制作。
就业与发展路径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
- 传统媒体:市县两级广播电视台、报社记者岗位
- 新兴领域:网络公司内容编辑、自媒体运营
- 延伸岗位:企事业单位宣传干事、文秘数据显示,毕业生起薪集中在3000-4500元区间,职业晋升周期约2-3年。学院提供专升本与韩国南首尔大学2+1+2专本衔接等升学通道,2023届专升本录取率达21%。
现存挑战与优化建议
在办学条件满意度1.5分的现状下,建议从三方面改进:
- 加大虚拟现实(VR)新闻实验室等新型实训空间建设
- 深化与省级媒体的产教融合项目
- 建立动态课程调整机制,增加短视频创作等前沿模块通过强化"艺术+传媒"的跨界培养特色,该专业有望在东北地区高职院校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为龙江文化事业输送更多具备全媒体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