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以新商科建设理念为核心,立足山东区域经济特色,结合青岛港口物流业发达的产业优势,形成了产教融合、数智赋能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中国物流学会产研学基地和市级专家工作站等平台,构建了覆盖物流全产业链的课程体系与实训场景,致力于培养适应智慧物流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设置紧跟行业技术变革,师资团队兼具学术深度与行业实战经验,校企合作网络覆盖顺丰、京东等头部企业,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成长路径。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注重物流系统开发设计与供应链管理能力塑造。学生需掌握物流信息技术、数据分析与应用等前沿工具,同时具备仓储管理、运输调度等核心业务操作能力。通过物流ERP实训和智慧物流系统设计等实践环节,学生能够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解决实际物流问题,例如优化配送路径或降低仓储成本。这种“理论+技术+场景”的培养模式,使学生毕业后既能胜任传统物流岗位,也能适应智能仓储、跨境物流等新兴领域需求。
课程体系围绕数智化物流展开核心模块:
- 基础理论层:经济学、管理学、物流运筹学等构建底层逻辑;
- 技术应用层:物流信息系统、条形码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实现数字化管理;
- 场景实战层:通过菜鸟驿站校内实训基地模拟真实业务流程,开展采购谈判、库存仿真等训练。特别设置的国际货运代理课程与商务单证操作实训,使人才培养契合青岛自贸区建设对跨境物流人才的需求。
师资力量呈现“双师型”特色:
- 王秀荣教授作为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带领团队完成国家级物流课题2项;
- 张志耀教授主持的《能源系统工程学》研究为绿色物流提供理论支撑;
- 高松云副教授具有国家邮政行业高级培训师资质,将快递行业最新标准引入课堂。教师团队年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篇以上,并参与编制《区域物流枢纽建设标准》等行业规范。
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三级进阶”:
- 认知实习:在顺丰速运等企业观摩智能分拣系统运作;
- 项目实训:使用FlexSim仿真软件设计仓储优化方案;
- 顶岗实习:赴京东物流亚洲一号仓参与“618”大促实战。近三年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智慧供应链挑战赛一等奖等16项奖项,实训课程占比达总学时40%以上,确保毕业生具备“上岗即上手”的竞争力。
就业前景呈现“双高”特征:
- 高就业率:依托青岛20家校外实习基地,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98%,部分优秀学生实习期即晋升主管岗位;
- 高成长性:可从事物流系统规划师(月薪8000+)、跨境物流专员(年薪12万+)等岗位,腾俊磊等毕业生3年内成长为京东物流中层管理者。随着山东“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实施,专业对口的智慧港口物流、冷链物流等领域人才缺口持续扩大。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