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城市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自2004年设立以来,已发展为该校的重点学科之一。该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形成了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育体系。通过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资源,专业不仅注重学生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夯实,更强调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国际商务法律知识的综合提升,旨在培养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在培养目标方面,该专业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导向,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熟悉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并具备中级商务师的技术水平。课程设置涵盖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等核心课程,同时融入管理学、会计学等跨学科内容。例如,外贸英语函电与跨国公司经营等课程强化了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而世界经济概论则拓宽了全球化视野。
师资力量是该专业的显著优势之一。目前,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3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100%。专业带头人赖忠孝教授不仅是广东省本科高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还担任多个国家级行业协会理事。此外,团队中多名教师入选东莞市职业能力建设专家库,并获省级教学竞赛奖项。通过引入15名企业高管担任客座教授,专业实现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深度融合,例如与东莞天安数码城集团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商业场景的实践机会。
教学资源方面,专业拥有省级一流课程和先进实验设施。例如,《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被认定为广东省线上一流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为省级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校内建有商科综合实训室,配备国贸综合实训软件、跨境电商平台等数字化工具,模拟进出口单证、关务操作等业务流程。同时,校外与10余家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形成了“理论—实训—实战”的完整培养链条。
在学科建设与成果上,该专业于2018年获批广东省特色专业,2023年获得IACBE国际商科认证候选人资格。学生近年来在“挑战杯”“互联网+”等国家级竞赛中屡获佳绩,累计斩获一等奖9项、二等奖30余项。科研方面,教师团队主导的决策咨询报告多次获省部级领导批示,并依托国际经贸规则与标准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开展前沿研究,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趋势。毕业生可从事进出口业务、国际市场营销、外贸管理等工作,就业领域涵盖跨国公司、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麦可思调查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收入水平及企业满意度均处于领先地位。此外,部分学生选择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交流,或通过国际商务硕士点继续深造,进一步拓展职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