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学校航运领域传统优势,构建了"港航物流+工程技术"双轮驱动的培养体系。该专业前身为1989年成立的综合运输专业,是国内最早培养港航物流人才的专业之一,2025年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率超95%,其中35%进入中外运、中远海运等头部企业,形成"工程思维+行业认知+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
学科定位与培养架构
专业以"港航物流系统优化+智慧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理念,实施三阶递进培养模型:
- 基础理论层:系统学习管理运筹学、系统工程等12门核心课程,覆盖物流系统仿真、港口装卸工艺等模块
- 工程技术层:强化物流中心规划设计、工程物流等实践课程,开发《区块链在航运信息化中的应用》等校企共建课程
- 行业融合层:对接华为智能航运系统、中远海运物流项目等产业实践培养流程分三阶段:
- 基础强化:前两年完成机械设计基础、交通工程学等通识课程
- 专项提升:大三选择智慧港口运营或国际供应链管理方向模块
- 实战进阶:大四参与保税港区规划设计或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开发
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构建"双线并行"课程架构:
- 数字技术线:必修物流信息系统、大数据智能分析等6门创新课程(含4门省级一流课程)
- 传统理论线:
- 深化国际多式联运、航运管理等经典课程
- 编写《工科生的物流思维》特色教材
- 实践创新层:
- 年均组织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累计获国家级奖项6项)
- 实施虚拟港口运营仿真实训
教学模式呈现三大突破:
- 双师协同:由省级教学名师与中远海运技术总监组建混编团队(双师型教师占比60%)
- 赛创融合:将全国供应链大赛成绩纳入物流系统设计课程考核
- 虚实结合: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模拟集装箱码头作业场景
实践体系与职业发展
打造"四维联动"实践网络:
- 企业实训:在东软集团完成800+课时全流程开发
- 资质认证:年均50%考取物流师职业资格
- 国际交流:对接英国卡迪夫大学"2+2"双学位项目
- 科研创新: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智能航运"课题(近五年立项5项)
职业通道呈现港航特色:
- 航运物流:40%任职中远海运供应链管理岗(起薪8000元/月)
- 港口运营:25%进入招商港口技术部
- 科技企业:20%就职华为智慧物流事业部
- 学术深造:15%保送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
专业优势与发展方向
核心优势体现在"港航基因+数字赋能",拥有国内首个智慧港口实验室。面对智能航运变革,专业正推进:
- 课程革新:新增氢能物流技术、数字孪生物流系统模块
- 技术升级:开发航运区块链溯源平台
- 国际认证:对接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标准
建议发展路径:
- 资质筑基:优先考取注册物流工程师
- 技能精进:掌握Python物流优化算法与AutoCAD港口规划设计
- 行业深耕:参与RCEP区域物流网络优化项目
- 国际视野:研修MIT供应链管理微硕士课程。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