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前教育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广西演艺职业学院表演艺术(幼儿艺术方向)专业构建了"艺术+教育"的独特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广西、辐射华西南地区,通过幼儿教育+艺术教育的课程融合模式,培养既掌握基础教学能力又具备艺术专长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达85%,在幼教领域形成显著竞争优势。
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调"为人师表,爱生如子"的教育理念,构建了三级培养目标体系:基础层培养职业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核心层强化保育能力和活动设计能力,拓展层发展体智能训练与传统文化传承能力。这种阶梯式培养模式,使学生既能胜任幼儿园常规教学,又能开展特色艺术课程开发。
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设计:
- 基础技能模块包含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视唱练耳等通识课程
- 教育理论模块涵盖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核心学科
- 艺术专长模块设置儿童舞蹈编排、创意美术等实践课程
- 综合实践模块通过岗课赛证融合实现教学转化。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将儿童歌曲弹唱及即兴伴奏列为必修技能,强化音乐素养与即兴教学能力。
专业特色体现在"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 夯实专业基础:每年投入建设舞蹈室、钢琴室等近千平米实训场地
- 强化技能训练:组织参与"社会美育国际艺术节"等18项专业赛事
- 弘扬传统文化:开设国学启蒙、民族舞蹈等特色课程
- 提高职业素养:将教师礼仪规范纳入日常行为考核。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平均持有3项职业资格证书,包括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和艺术考级证书。
实训体系构建了"双轨并行"机制:
- 校内建立多功能实训室,配备智能钢琴教学系统、幼儿行为观察设备
- 校外与南宁、深圳等地38家幼教机构建立实习基地,实施"双导师制"指导。毕业生可胜任幼儿园教师、艺术培训师等5类岗位,部分优秀学员在校期间即获早教机构课程研发岗位聘用。
职业发展路径呈现多元化特征:
- 纵向发展:从基层教师到教学管理岗位
- 横向拓展:向体智能训练师、儿童戏剧指导等新兴领域延伸
- 创业方向:依托学院支持的创业孵化平台创办艺术培训机构。数据显示,持有舞蹈考级证书的毕业生薪资水平比行业平均高出23%,体现了专业技能认证的市场价值。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