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的当下,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通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打造了从人才培养到社会服务的全链条体系。该专业依托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基础,聚焦食品检测技术与质量管理,构建了“理论+实践+社会共治”三维育人模式,年均开展农残、抗生素、瘦肉精等项目检测达6000余次,形成了校园食品安全的动态防护网。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行业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更推动着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的深化。
专业核心架构围绕食品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展开,课程体系覆盖从原料采购到终端消费的全流程管理。学生需掌握ISO内审员、食品安全管理员等核心资质,通过1+X证书制度实现课证融通。为强化实践能力,学院自2014年起设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心,每日对蔬菜、肉类等食材进行多指标检测,其标准化操作流程已成为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示范模板。
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三大模块:
- 基础技能训练:通过实验室精密仪器操作,培养0.01克级称量误差控制能力
- 场景化检测:在校园食堂开展食材抽样检测,参与市场监管部门“你送我检”活动
- 赛训结合:组织学生参加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25年斩获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赛项二等奖
学院创新性地搭建政校协同平台,与山东省市场监管局联合成立“你点我检”志愿服务队,在校园设立常态化意见征集角。该机制将师生日常用餐需求直接转化为检测任务,2025年3月活动中完成3800余人次问卷调查,实现检测需求响应率100%。这种“需求导向型”检测模式,使专业教学深度融入社会治理。
学生培养成效显著体现在两方面:在职业发展上,2022级药品质量与安全2班获省级先进班集体,班级科创团队摘得“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在社会贡献层面,学生志愿者年均参与韩乐坊商圈专项整治等实践活动20余场,推动威海地区餐饮抽检合格率提升至98.6%。这些成果印证了“专业学习-社会服务”双向赋能机制的可行性。
面向未来,该专业计划深化数字化检测技术应用,开发智能快检设备与区块链溯源系统。通过建设食品安全大数据中心,整合快检车、移动实验室等资源,构建覆盖威海全域的15分钟应急检测圈。这些创新举措将进一步强化专业在区域食品安全治理中的支点作用,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技术支撑与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