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双碳"战略驱动下,建筑行业正面临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东莞理工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1002)自2019年设立以来,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构建了"人工环境营造+能源高效利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广东省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热物理校级重点学科,通过"理论+实践+创新"三维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掌握暖通空调、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为建筑节能、工业通风、洁净空间设计等领域输送专业技术力量。
专业定位与培养模式
该专业以"健康、舒适、节能"为核心目标,聚焦绿色建筑环境营造和建筑能源系统优化两大方向。课程设置围绕三大知识模块:
- 热力学与传热学基础:包括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核心课程
- 建筑环境控制技术:涵盖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工业通风原理、楼宇自动化等应用型课程
- 新能源技术应用:设置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热交换原理等前沿课程
实践环节采用"三层次递进"培养体系:
- 基础实验:依托价值超3000万元的实验室设备开展热工流体实验
- 工程实训:在沙角电厂、广东五星太阳能等20余家校企基地进行生产实习
- 创新竞赛: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制冷大赛、挑战杯等赛事
科研平台与师资力量
专业建设拥有4500平方米实验场地,配备焓差实验室、太阳能聚光集热平台等特色设施。教学团队包含16名博士(占比89%)、9名高级职称教师,并聘请徐建中院士等专家组建学术委员会。研究方向上形成四大特色:
- 暖通与制冷空调系统优化
- 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
- 生物质能高效转化
- 建筑环境数值仿真
人才培养成效
通过"校企双导师制"和"国际联合培养"模式,毕业生在三大领域形成竞争优势:
- 建筑设计领域:掌握BIM技术和LEED认证体系,可完成医院洁净病房、数据中心等特殊环境设计
- 能源管理领域:具备能源审计和碳足迹核算能力,服务于建筑运营维护
- 设备研发领域:参与热泵机组、除湿设备等节能产品开发
近三年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率保持95%以上,30%毕业生进入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深造,主要就业单位包括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美的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这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正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着懂技术、善创新的低碳建筑专业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