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通信工程(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培养)专业介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旨在培育在信息通信领域具备多方面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该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学科之上,深入学习通信相关知识并接受多方面训练,毕业生将获得多领域的知识与能力,专业设置有明确的主干学科与丰富的课程体系等内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通信工程(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培养)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此专业着重培养通信工程专业人才。这些人才需具备通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如此一来,他们便能够在信息通信领域胜任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

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与外语的基础上,重点学习通信理论和通信技术等基础知识。同时,要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从而具备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专业知识与素养

  • 毕业生要具有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 需具备从事通信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自然科学知识。
  • 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这是重中之重。
  • 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 具备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信息获取与行业认知

  • 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 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这对从业者来说非常关键。
  • 了解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以便能紧跟行业发展。

综合能力要求

  •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

该专业的主干学科为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

包含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原理、通信网理论基础、现代通信技术等方面。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课程包括电路分析基础(32学时)、电子电路基础(48学时)、通信电子电路(32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48学时)、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随机信号分析(3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64学时)、通信原理(64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48学时)、通信网理论基础(32学时)、现代通信技术(64学时)。

示例二有电路分析基础(72学时)、电子线路基础(72学时)、高频电子线路(64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64学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32学时)、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信号与系统(7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学时)、通信原理(72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64学时)、通信网(32学时)、通信概论(32学时)、移动通信(32学时)、光纤通信(32学时)、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32学时)。

示例三涵盖电路分析基础(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通信电子电路(4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4学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56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C++(32学时)、数据结构(40学时)、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学时)、通信原理(80学时)、电磁场与传输理论(64学时)、通信网基础(56学时)、无线通信原理(32学时)、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含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

包括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现代通信技术实验、专业综合实验。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如何正确处理母羊产小羊的会计分录?
下一篇:成人高考现场认证所需资料有哪些?

热门推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通信工程(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培养)专业怎么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通信工程(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培养)专业作为校企协同育人的标杆项目,依托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构建了“课程共建-实践共训-人才共育”产教融合培养体系。该专业在2024年综合评价录取中呈现分数倒挂现象,综评录取最低分622分高于统招批次3分,成为全校唯一录取分逆势上涨的物理类专业。首届华为实验班毕业生就业落实率100%,升学率93%,展现出强劲的行业竞争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评论  4周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怎么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由该校与英国雷丁大学联合创办,依托全国排名第一的大气科学学科与雷丁大学全欧第一的大气科学专业资源,构建了“双一流学科+国际标准”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采用“4+0”双学位模式,2024年江苏物理类录取最低分为588分,学费标准为57000元/年,毕业生可获中英双学位,近三年就业率100%,考研率超40%,主要流向气象业务、科研机构及国际组织,但需应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评论  4周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专业怎么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专业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学校六十余年电子信息领域办学积淀,构建"基础理论-技术攻关-产业转化"全链条培养体系。该专业2023年入选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2024届毕业生升学率达70%,其中超40%进入清华、中科院等顶尖机构深造。作为全国首批实施科教融合双导师制的联合培养项目,专业聚焦集成电路、光电子、电磁场与微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评论  4周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专业怎么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专业是学校依托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资质,联合顶尖科研院所打造的特色培养项目。该专业聚焦集成电路、智能通信等前沿领域,2023年在江苏省普通类一段招生5人,学制四年,学费5800元/年。通过双导师制和科研项目驱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领域高端人才,2024届毕业生中参与联合培养的学生深造率达67.71%,部分学生进入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评论  4周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通信工程(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专业怎么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通信工程(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两校共建的科教融合拔尖班培养体系,形成了"基础理论+行业应用+科研创新"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该专业自2018年启动联合培养计划以来,构建了本-硕贯通的精英化培养架构,2024年数据显示毕业生深造率突破60%,其中38%进入中国科学院系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在华为、中兴等通信巨头的录用率较普通班高出25个百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评论  4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