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是该校财经学院的重点建设方向,依托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和兴辽卓越专业群,致力于培养适应三四线城市金融科技生态圈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以供应链金融为特色方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模式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其课程体系覆盖银行、证券、保险等核心领域,并融入区块链金融和金融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为学生提供多维发展路径。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立足金融行业一线岗位需求,培养具备金融机构柜面业务处理、信贷业务操作、理财方案设计等核心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学生需掌握经济金融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及数字化工具应用,同时具备风险控制意识和客户服务能力。其特色在于聚焦供应链金融细分领域,强调在三四线城市金融生态中的实践适应力,例如面向银行柜员、客户经理、理财顾问等岗位群。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课程设置以模块化结构为核心,分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两大部分:
- 基础课程包括经济学基础、金融学基础、会计实务等,夯实学生理论功底;
- 核心课程聚焦实务操作,如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银行信贷实务、个人理财规划,并结合金融大数据处理和区块链金融等数字化课程,提升技术应用能力。此外,金融风险与合规课程强化风险防控意识,而金融服务营销则培养市场拓展与客户沟通技巧,形成“技术+服务”双重竞争力。
实践教学与培养模式
专业采用“一核双翼四轮五维”人才培养模式:
- 一核:以金融服务核心能力为中心,涵盖产品分析、市场运作及科技应用;
- 双翼:通过理论教学与实战演练结合,引入日照银行等企业案例,开展外汇套汇交易模拟等实训项目;
- 四轮:分阶段推进认知轮(基础知识)、技能轮(专项训练)、策略轮(决策分析)、创新轮(科技应用),逐步提升职业素养;
- 五维:构建涵盖知识广度、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同时,校内建有财务共享中心和数智财税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实现“校中企、企中校”的深度产教融合。
就业前景与行业对接
毕业生主要面向货币金融服务领域,就业岗位包括银行柜员、证券服务专员、保险核保理赔、金融科技产品经理等。专业与日照银行等企业合作,提供真实业务场景的实习机会,例如信贷业务处理、金融数据录入等实践项目。根据培养方案,学生还可通过1+X证书制度考取相关职业资格,增强就业竞争力。数据显示,该专业长期与200余家单位保持稳定合作,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居于行业前列。
特色优势与发展支撑
作为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该专业拥有三大核心优势:
-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团队包含省级教学名师、行业专家,并聘请金融企业高管担任兼职教授;
- 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省级精品在线课程20门,使用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财务机器人、大数据分析平台等智能工具;
- 区域服务能力突出:年均完成行业培训超4000人天,承担横向课题经费30万元,为地方金融业输送大量适配人才。此外,专业通过智慧金融教学平台整合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推动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同步更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