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作为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其旅游管理专业立足行业需求,形成了"产教融合、多元赋能"的培养模式。该专业依托教育文化创意省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基础,结合4600元/年的公办院校收费标准,为文旅产业输送了大量复合型技能人才。从课程设置到就业服务,专业构建了覆盖旅行社运营、酒店管理、景区策划的全链条培养体系,2025年单招计划中更对退役军人实施单列招生政策,展现出灵活包容的办学特色。
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
该专业以培养旅游管理与资源开发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突出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核心课程包括:
- 导游实务(含基础、语文、英语模块)
- 服务管理类课程(餐饮服务、前厅客房管理)
- 行业拓展课程(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政策法规)
- 特色技能课程(茶艺、酒水品鉴、沿海方言)
通过普通话二甲证书、全国导游资格证、英语三级证书等多元化考证体系,学生可系统性提升职业竞争力。专业还引入虚拟仿真实训室和校企共建项目,强化数字化营销、智慧旅游等新兴领域技能。
实践培养与就业通道
教学过程中实施"三阶段递进"实践体系:
- 基础技能实训:依托校内茶艺实训室、餐饮模拟中心完成服务标准化训练
- 岗位轮岗实践:与岳阳楼景区、君山岛等5A级景区建立实习基地
- 创新创业孵化:通过研学旅行管理、旅游电商课程开展项目制学习
就业方向覆盖旅行社计调、景区运营、酒店管理、会展策划四大领域,近年毕业生在张家界旅游集团、华天酒店等企业就业率达93%。特别设置退役军人专项培养通道,提供景区安保、文旅项目运营等定制化岗位。
办学资源与发展前景
专业依托学院11个教学院的跨学科优势,与学前教育、艺术设计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形成联动。师资方面配备"双师型"教师团队,其中具有酒店管理师、高级导游等行业资质教师占比65%。2025年单招考试采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模式,对普通高中毕业生采用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替代文化测试,凸显职教高考改革特色。
随着湖南省"全域旅游"战略推进,专业重点培育智慧旅游、文旅融合方向人才。学生可通过"3+2"专升本衔接湖南师范大学等本科院校,或参与西部计划、旅游援藏项目实现多元发展,近三年有12名毕业生赴西藏从事旅游扶贫工作。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