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的广播电视学专业作为海南省唯一的同类本科专业,历经12年发展,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新闻传播学类学科框架,结合自贸港建设需求,通过校内外联动机制打造复合型人才。其课程设置覆盖新媒体与纪录片方向、国际传播等模块,既注重传统媒体技能训练,也强化数字时代的传播创新能力,为学生在多平台就业奠定基础。
在办学实力方面,该专业依托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的中央驻琼实践基地,与省内主流媒体建立深度合作,聘请一线记者担任校外导师。实验室配备高清摄像机、导播系统、航拍设备等价值1200万元的专业器材,硬件水平超过普通省级电视台标准。学生可通过运营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校内实践,参与全国性视频赛事并屡获佳绩。
专业特色体现在三个维度:
- 师资结构:整合校内教授与央视、省级电视台资深从业者,包括长江韬奋奖、金话筒奖获得者
- 培养模式:推行工作坊制和师徒传承制,通过项目制教学强化实战能力
- 国际视野: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电影电视大学共享教育资源,开设中俄双语课程
课程体系以传播学、新闻学为核心,构建三级能力培养链:
- 基础层:广播电视采编、播音主持、新闻评论等传统技能
- 应用层:短视频制作、舆情分析、跨平台内容运营
- 创新层:纪录片创作、国际传播实务、新媒体产品研发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流向:
- 媒体机构:电视台、广播电台担任记者/编导,或进入爱奇艺、腾讯视频等网络平台
- 政企部门:政府宣传岗、企业品牌策划岗,承担舆情管理、对外传播职能
- 深造路径:约25%毕业生选择攻读新闻传播学、影视艺术等方向硕士学位
该专业在近年满意度调查中,教学质量与办学条件评分稳定在3.4-3.5分(满分5分),反映出教学资源与实际需求的匹配度。随着海南自贸港影视产业政策红利释放,专业正加速推进产学研融合,通过社会舆情与治理研究中心等智库平台,提升学生解决复杂传播问题的能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