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矿物加工技术专业是该校的重点特色专业之一,依托区域有色金属产业优势,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近年来在省级"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中表现突出。结合行业需求和校企合作资源,学生不仅能掌握核心技术,还能通过真实生产场景的实训积累经验,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核心课程涵盖碎矿与磨矿、浮选、磁选、重选等核心工艺技术,同时设置选矿试验和选矿厂设计基础等实践性课程。课程体系强调"工学结合",例如通过选矿智能化控制课程引入数字化技术,并依托校内100余个实验实训室和校外铜陵有色、比亚迪等企业的合作基地开展实训。这种"理论+实操"的双轨模式,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分选设备并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专业的培养模式具有三大亮点:
- "双高计划"专业群支撑:与工程测量技术、矿山智能开采技术等专业形成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
- 校企深度合作:与铜陵有色、三一重工等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实现"入学即入职"的定向培养;
- 竞赛促学机制: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0项,通过以赛代练提升技术应用能力。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主要面向有色金属行业的矿山开采、矿物分选加工、环境监测控制等岗位。数据显示,该专业近三年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部分学生进入国家级开发园区企业担任技术骨干。就业方向既包含传统的选矿厂技术操作岗位,也延伸至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生态修复等新兴领域,契合国家绿色矿业发展需求。
师资团队由双师型教师(占比70%以上)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构成,其中包含3名省级产业教授。教学团队不仅完成省级教科研项目20项,还获得实用新型专利9项,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例如在矿物粉碎工程课程中,教师会结合自主研发的节能粉碎技术进行现场教学,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该专业的行业地位得益于三大优势:作为安徽省首个矿物加工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其人才培养标准已成为区域行业标杆;实训基地获得"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认证,设备先进性达到国内一线水平;同时,专业深度参与铜基新材料产业学院建设,在尾矿资源化利用等前沿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持续推动技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