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财经大学的新闻学专业自2002年成立以来,始终立足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学校经济学学科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引领,将新闻传播理论与经济学科深度融合,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的三维培养框架,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标志着其专业建设进入全国前列。通过整合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该专业致力于培养既懂新闻传播规律又具经济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课程体系上,专业围绕经济新闻方向设置了多层次知识模块:
- 核心理论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学概论等基础课程,夯实学生学科根基;
- 实务技能课程: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结合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和数字音频工作站开展融媒体实践;
- 交叉融合课程:引入新媒体应用、媒体与广告等课程,强化经济学背景下的媒介策划与传播战略能力。
师资力量方面,学院构建了"专兼结合"的多元化团队:
- 专任教师中拥有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12人,涵盖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领域;
- 聘请34位业界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包括方汉奇、郑保卫等全国知名学者,以及新疆日报社、新疆电视台等媒体资深从业者;
- 教师团队深度参与媒体实践,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科研课题,并与《当代传播》等核心期刊建立学术合作。
实践教学体系凸显"产学协同"特色:
- 实验室资源:配备价值超百万元的大洋非线性编辑系统、SONY摄录设备和数字影像采集系统,支持新闻采编全流程模拟;
- 实习基地:与新疆日报社、新疆经济报系等20余家单位共建实践平台,实施"分段实习"制度;
- 能力培养路径:通过"课程实训-学期项目-媒体跟岗-毕业设计"四阶递进,确保学生掌握经济新闻采访、融媒体内容生产等核心技能。
就业导向紧密对接区域需求,毕业生主要服务于:
- 传统媒体:从事记者、编辑等工作岗位;
- 新兴领域:包括新媒体运营策划、影视节目制作;
- 公共部门:在党政机关从事宣传管理、舆情分析;
- 企业机构:承担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品牌传播与公关策划。近五年就业数据显示,约15%毕业生进入公务员系统,30%任职于主流媒体,凸显专业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定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