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科技职业学院的助产专业立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通过系统性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构建了具有特色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以护理学和妇幼保健为核心,注重学生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的双重塑造,形成覆盖理论学习、实训操作、临床实习的完整教育链条。从培养目标到就业方向,专业设置始终紧扣行业需求,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发展路径。
在培养目标层面,该专业明确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导向,强调培养掌握助产专业技能与母婴保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融合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模块,包括人体解剖学、病理学、产科护理等23门核心课程,其中助产学导论和助产技能实训作为特色课程,依托校内基础护理实验室与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开展沉浸式教学。实践环节设置上,学院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等19家医疗机构建立合作,保障学生能在三甲医院完成临床实习,强化产程处理与应急护理能力。
就业面向呈现多维度覆盖特点,毕业生可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助产、护理及母婴保健工作,也可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科研单位拓展职业空间。根据行业数据,助产士在发达城市的需求缺口显著,初级岗位平均月薪达3850元,具备5年经验者薪酬可突破11733元。专业还通过2+3五年一贯制升学通道,支持学生衔接高职或本科教育,拓宽职业发展可能性。
该专业的教学资源优势突出,护理学院拥有50名专任教师,其中高级职称占比21.5%,并引入双师型教学团队强化实践指导。校内建有妇产科护理实训室等13间实验场所,配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分娩场景,使实训工位数达400个。同时,学院通过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与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起"理论-实训-临床"三位一体的教学闭环。
从专业特色来看,学院注重人文素养与创新精神培育,开设护理沟通与礼仪、卫生法律法规等课程,强化学生职业责任感。相较于普通护理专业,助产方向更聚焦围生期保健与急救护理技术,要求学生掌握新生儿护理等细分技能。这种差异化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在妇幼专科医院、私立产科机构等领域更具竞争力,符合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对基层助产人才的需求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