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审计职业学院作为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始终将党务工作作为推动学院发展的核心引擎。近年来,学院通过完善组织架构、创新工作机制、深化党建品牌建设,形成了以党委领导为核心、基层党组织为支撑、党务专业人才培养为特色的工作体系。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示范引领下,学院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社会服务深度融合,构建了具有审计职业特色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在组织架构方面,学院构建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联动机制。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院党委全面领导党建与业务工作,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等二级党组织,2024年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下设3个教研室党支部,实现思政课程与党务工作的专业化管理。同时,通过党支部工作例会制度,定期部署标准化建设任务,例如2025年第一季度党建工作例会上,党委副书记韦加庆提出“强基固本、提质增效”的四大工作方向,强调以“星级党支部”创建为抓手推进规范化建设。
品牌建设与创新实践是学院党务工作的亮点。学院实施“一支部一品牌”创建行动,例如审计学院学生党支部与院塘社区党总支共建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模式,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推动党建与社区服务融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专业优势,建立“一部一品”工作机制,开设党务工作专业并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审计职业教育创新研究中心,形成“理论教学+社会实践”双轮驱动的育人体系。在纪律建设上,2024年党纪学习教育中重点强化《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通过“三会一课”和专题报告会筑牢党员干部纪律底线。
党员发展与教育管理流程体现规范化与系统化特点:
- 申请入党阶段:大一上学期递交申请书,党支部1个月内开展谈话并建立档案;
- 积极分子培养:大一下学期确定名单,开展为期1年的教育考察,包含党课学习和社会实践;
- 发展对象考察:大二下学期进行政治审查和集中培训,通过支部大会讨论确定;
- 预备党员接收与转正:严格履行宣誓、公示程序,预备期实行量化考核。2024年商学系学生党支部通过民主评议接收11名预备党员,转正8名党员,展现了流程的严谨性。
在理论建设层面,学院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置专门教研室,系统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核心课程,将“三全育人”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建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中心,推动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例如在审计专业教学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统一。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包含三个维度:一是“党建+教育教学”,通过党员教师示范课、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提升育人质量;二是“党建+社会服务”,如与黄柏镇叶河村共建实践基地,组织师生参与乡村振兴项目;三是“党建+内部治理”,将巡视整改与制度建设相结合,2024年针对支部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改,完善了26项党建工作制度。数据显示,学院现有40人组成的专业化党务教师队伍,其中博士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为工作创新提供了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