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大数据技术专业作为该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的核心专业之一,凭借深厚的产教融合基础与创新教学模式,已成为西南地区培养大数据领域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该专业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产业需求,通过校企协同育人与实战化项目训练,构建了从理论学习到产业实践的全链条培养体系,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与职业发展。
一、专业优势与行业认证
大数据技术专业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产教融合建设试点专业,并获评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A+专业。专业建设以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四川省“5+1”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联合华为、腾讯云、中兴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订单班,形成“项目化+实战化”人才培养模式。2022年,该专业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赛项中斩获国家级二等奖,展现了教学成果的实战化成效。
二、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培养
专业课程设计聚焦数据全生命周期处理能力,构建“平台+方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 基础能力模块: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技术,夯实编程与数据处理基础;
- 核心技术模块:涵盖大数据离线分析、实时处理与数据清洗与预处理,强化海量数据处理技能;
- 应用拓展模块:通过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与校企合作项目实战,提升复杂场景下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产教融合与实训资源
学院投入2000余万元建设58间实训室,打造华为ICT学院、腾讯大数据产业学院等校企共建基地,配备大数据可视化实训室、开发实训室等先进设施。学生可在华为四川大数据中心、中兴通讯南京基地等校外实习基地参与真实项目开发,实现岗课赛证融通。例如,学生通过参与杭州亚运会网络安全保障等实战项目,积累行业经验并获评“网络安全卫士”。
四、就业前景与毕业生表现
根据人社部《新职业——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2025年我国大数据人才缺口将达2000万人,行业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突破2900亿元。该专业毕业生入职腾讯云、华为、京东等企业,从事数据分析、平台运维等岗位,入职年薪超10万元,部分优秀毕业生如漆鸿、邓聪等已成长为年薪25万以上的技术骨干。此外,专业升学路径畅通,2021届学生专升本率显著,多名毕业生进入西华大学等本科院校深造。
五、师资力量与教学成果
专业团队拥有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1人、博士/教授9人,其中陈运军教授入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培养对象,指导学生获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夏汛副教授主持多个企业级大数据项目,带领学生斩获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金牌。近三年,教师团队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能力比赛奖项5项,并主导制定金砖国家机器学习与大数据课程标准,彰显国际化教研水平。
六、创新培养与竞赛成果
学院推行“多元协同1+X”培养模式,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华为HCIA工程师认证)融入课程,学生竞赛成绩川内领先。2021年以来,学生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赛事中累计获奖超600人次,包括国际一等奖9项、国家级一等奖69项。竞赛训练采用“导师制+梯队化”管理,低年级学生参与基础项目,高年级学生主导复杂系统开发,形成良性成长循环。
通过以上多维度的培养体系,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根基与广阔的就业前景,更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创新能力为核心,持续输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