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学院会计学专业作为该校经济管理学院的重点本科专业,自2019年开设以来已形成完善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和智能化教学资源,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基础课程到专业核心模块,从校内实训到企业顶岗实习,专业设置紧扣数字经济时代对数智化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求特征。
专业课程体系呈现阶梯式布局
- 理论教学体系覆盖会计核心知识模块:
- 财务会计模块包含《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
- 管理会计模块设置《成本会计》《税务会计》
- 配套开设《经济法》《统计学》《财务管理》等交叉学科课程
- 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四层次"训练:
- 认知层:会计软件应用与账务处理基础实训
- 技能层:ERP系统操作与财务共享平台演练
- 创新层:财务机器人应用与大数据分析实验
- 综合层:虚拟商业环境全流程模拟
产教融合培养凸显三大特色
- 智能化实验室配备财务共享软件和管理会计系统,建有智能会计实训室、企业沙盘实训室等8个专业实验平台
- 校企双导师制覆盖70%以上专业课程,与华夏银行、万科物业等74家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实施"企业导师进课堂,教师驻企研课题"机制
- 证书衔接教育贯穿培养全程,学生可考取初级会计证书,专业课程与ACCA等国际认证体系衔接
教学团队与培养成果数据
- 师资结构:9人专任教师团队中,博士占比22%,高级职称占比33%,含2名河北省高端会计人才,7名教师具有注册会计师等双师资质
- 教学质量:2019级71名学生专业课合格率100%,优良率达60.3%,近三年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30余项
- 深造就业:2023届首届毕业生中,11.3%考取硕士研究生(含燕山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9.8%进入公务员系统,超60%毕业生入职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领域
专业发展方向与持续改进
在数字经济转型背景下,该专业着力强化智能财务特色方向,新增《区块链与会计》《财务大数据分析》等前沿课程。通过"专业+人工智能"的课程重构,形成覆盖财务共享、智能审计、税务大数据的课程模块。未来计划引入财务机器人开发实训项目,深化与用友、金蝶等企业的产教融合,培育具备数据挖掘能力和智能决策思维的新时代会计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