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以培养互联网创新思维和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结合行业需求形成了一套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该专业聚焦文化传媒产业,通过课程设置、实践项目及校企合作,致力于塑造学生在新媒体策划、运营、设计等领域的综合能力。以下将从培养方向、课程体系、实践特色及就业前景等方面展开分析。
在培养目标方面,专业重点服务文化传媒产业,面向文案策划师、视频合成师、产品经理等岗位,强调学生需具备精传播、懂设计、善运营的复合能力。通过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和企业合作,教学内容与新媒体行业标准深度结合,形成艺术、科技与人文相融合的专业特色。例如,学生需掌握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技能,并参与真实项目以提升实操能力。
课程体系设计上,核心课程涵盖融合新闻学、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等模块。专业还引入非线性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等实践性课程,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课程如《新媒体产品设计与运营》被列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体现教学资源的高质量支撑。此外,选科要求明确历史科目必选,凸显专业对人文素养的重视。
实践教学体系依托校企合作和真实项目,构建了从理论学习到职业情境化应用的闭环。学生可在网络媒体实训室、KOL实训室等实验室进行短视频制作、新媒体运营等实训,并通过与人民网、辽宁日报报业集团等机构合作,参与实际项目开发。例如,部分学生曾参与政务新媒体项目运营,作品阅读量累计超过800万,并获得行业奖项认可。
在录取与升学方面,该专业近年分数线显示,2023年湖南历史类最低录取分为428分,辽宁历史类为410分,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对于有意深造的学子,专业提供学术研究基础,学生可攻读新闻传播学或数字媒体技术等方向的硕士学位,部分课程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等国际高校合作开设预科项目,拓宽升学路径。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可进入政府宣传部门、电子商务公司、文化传播机构等领域,从事新媒体策划、网络营销、品牌推广等工作。行业数据显示,随着互联网普及率提升和新媒体业态扩张,相关岗位需求持续增长,专业人才在短视频创作、社交媒体运营等领域具备显著竞争力。例如,部分毕业生进入抖音辽宁电商基地等企业,参与直播电商与内容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