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的广告学专业立足数字时代传媒行业变革,以培养适应全球化与智能化趋势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依托校企合作资源和外语教学优势,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具备数字营销传播策略制定、智能广告创作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下文将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平台等维度展开具体分析。
在培养模式上,专业采用“2+1+1”的递进式结构。前两年以传播学概论、市场营销学(双语)、广告摄影摄像等通识与基础课程打牢根基;第三年通过校内实践教学中心和校企合作基地开展广告创意策划综合实践、品牌数字营销实践等高阶实训,强化AIGC技术应用和新媒体运营能力;第四年则聚焦毕业论文与行业实战衔接。完成学业后,学生可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
专业课程体系体现“数字技术+创意传播”双核驱动特色,具体模块包括:
- 市场研究类:消费者行为与广告心理、市场调研与统计分析
- 创意生产类:广告文案写作、影视广告制作、视觉文化
- 数字营销类:新媒体运营综合实践、媒介策划与广告投放
- 国际拓展类:国际广告研究、跨文化传播双语课程课程设置紧密对接行业需求,例如引入程序化广告、品牌传播战略等校企共建课程,由分众传媒、群邑中国等企业高管直接授课。
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呈现“三维联动”特征:
- 校内实训中心:配备智能广告实验室、数字影像工坊等设施,支持视频内容制作、互动广告设计等实操训练
- 企业合作基地:与上海报业集团、中国广告协会等单位建立深度合作,通过企业走访、项目制实习实现产学融合
- 专业赛事通道:组织学生参与上海国际大学生广告节、“碚曦杯”营销科技黑客松等竞赛,近年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30余项
国际化培养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除开设双语专业课程外,学生可通过本硕连读项目赴英国、美国等合作院校深造,或参与釜山国际广告节等国际交流活动。教学团队中海外背景教师占比达40%,课程融入国际广告案例研究、全球品牌传播策略等内容,毕业生进入奥美、电通等4A公司的比例逐年提升。
从就业前景看,专业重点为长三角区域输送数字营销传播人才,毕业生主要任职于三类机构:
- 国际4A广告公司客户管理、创意策划岗位
- 企业市场部的品牌传播与新媒体运营岗位
- 媒体机构的商业化运营部门数据显示,约20%毕业生选择赴海外攻读传播学、数字营销等硕士方向,部分学生进入伦敦艺术大学、南加州大学等顶尖学府。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