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美术学(师范)专业作为辽宁省重点培养基础教育美术师资的摇篮,立足近40年的办学积淀,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育人体系。该专业以美术教育导论、中学美术教学设计等课程为核心,构建起覆盖中西美术史、油画、水彩、陶艺等多维度的课程框架,同时依托版画工作室、国画工作室等实践平台,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与教育能力的协同发展。通过"以赛促教、以产促教、以创促教"的创新模式,专业培养出一批兼具艺术素养与教学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区域基础教育注入活力。
历史底蕴与学科定位
专业创办于1987年,隶属于大连大学美术学院,其前身为大连大学师范学院艺术系,是东北地区较早开设美术师范教育的高校之一。作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该专业不仅承担本科教育,还肩负大连市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培训任务,累计输送千余名毕业生至基础教育一线。学科建设上,构建了美术学与书法专业硕士点联动发展的体系,形成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完整培养链条。
课程体系与培养路径
课程设计凸显师范性与实践性双轨并进:
- 理论基础课程:包括中国美术简史、外国美术简史、艺术概论等,强化学生人文素养;
- 教学能力模块:通过美术教育实习(280学时)、班级管理能力训练等实践环节,提升课堂教学技能;
- 创作实践课程:设置油画技法、版画基础、陶艺制作等工作室课程,配备天光画室、南16陶艺工坊等专业场地;
- 跨学科拓展:引入宇宙探秘之美(32学时)、民族文化专题实践等创新课程,培养综合艺术视野。
师资力量与学术资源
专业汇聚了以石峰教授(辽宁省美协副主席)领衔的教学团队,现有高级职称教师7人、硕士生导师6人,并聘请方力钧等知名艺术家担任客座教授。教学设施方面,建有大连中山美术馆、扎龙湿地生态文化研究中心等18个实践基地,以及覆盖版画、服装CAD等领域的14个工作室。近五年指导学生获全国美展奖项6人次、"互联网+"大赛铜奖等国家级奖项,立项省级大创项目21项。
就业前景与社会影响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基础教育领域,就业率长期保持高位,典型去向包括:
- 中小学美术教师(如大连开发区高城山小学、新时代小学等合作基地);
- 文博机构管理者:如美术馆策展、艺术评论等岗位;
- 深造与学术研究:部分学生进入中央美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等院校攻读硕士。优秀校友群体涵盖教育管理者(如大连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高凯)、国际艺术家(雨果奖得主赵恩哲),彰显专业培养的多元成才路径。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