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贵州省重点建设的高职院校特色专业,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以服务地方旅游产业为核心,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专科层次教育定位,通过三年的系统化教学,培养能胜任中高层管理岗位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建设紧密对接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课程设置既涵盖行业基础理论,又融入茶艺、调酒等特色实践模块,形成独特的育人模式。
在培养目标方面,该专业以职业经理人为培养导向,注重构建学生三大核心能力体系:首先是管理意识的培养,通过《管理学原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等核心课程强化系统性思维;其次是实践应用能力的锤炼,依托导游业务模拟、计调业务实训等实践环节提升操作技能;最后是创新能力的激发,借助旅游策划、产品研发等教学模块培育创新思维。这种三维能力框架使毕业生既能处理常规业务,又能应对行业变革挑战。
专业课程体系采用"核心+必修+选修"的模块化结构:
- 核心课程包括《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旅游学》等六大主干课,奠定行业认知基础
- 必修课程强化语言与服务能力,《旅游英语》《普通话》等课程占比达40%
- 选修模块设置茶艺/调酒、旅游多媒体应用等特色课程,支持个性化发展。
这种课程结构既保证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又通过形体训练、化妆等素质拓展课程提升学生职业形象。值得关注的是,旅游美学课程的开设在国内同类专业中独具特色,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素材,强化文化传承意识。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三大特征:一是校企合作深度化,与省内30余家旅游景区、旅行社建立实训基地;二是技能证书导向明确,要求全员考取导游资格证,鼓励获取茶艺师等专项证书;三是竞赛驱动创新,定期组织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等实践活动。这种"做中学"的模式使毕业生上岗适应期缩短至1-3个月,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就业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呈现多元发展态势:约60%进入旅行社、景区等传统领域,担任计调、导游等职务;25%选择酒店、会展等关联行业;另有15%通过专升本继续深造。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有毕业生在旅游电商、智慧景区运营等新兴领域崭露头角,反映出专业建设的前瞻性。作为省级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其95%以上的就业率在贵州高职院校中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