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唯一以冰雪体育为主要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在冰雪设施运维与管理专业建设中展现出独特优势。该专业是专科层次,学制三年,属于教育与体育大类,聚焦冰雪设施操作、维护及场地管理领域,致力于培养掌握机械基础、电气控制和冰雪运动技术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学院依托地缘优势和行业资源,构建了校企合作与国际协同的双轨培养模式,成为国内冰雪产业技术人才的重要输出基地。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以“技术+管理”双核心为导向。基础课程涵盖机械制图、液压与气压传动及电工电子技术,为设备运维奠定理论根基。核心课程则强化实践性,如造压雪设备操作与管理、索道运用与维护等模块,结合冰雪运动陆地模拟技术等校内实训场景,提升学生对压雪车、制冰系统等设备的操作能力。学院还与亚布力滑雪场、黑龙江省冰上训练基地等40个实训基地合作,通过岗位实习实现技能转化。
职业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重点塑造五大核心素养:
- 设备运维能力:掌握冰雪设施日常维护、故障排查及常规检修技术;
- 安全管理能力:学习事故处理流程与救护技能,考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证书;
- 数字化应用能力:通过智能雪场管理系统实训,提升设备数据监控与分析水平;
- 场地运营能力:在冰雪场馆运营与管理课程中模拟客流调度、能耗优化等实战场景;
- 国际协作能力:参与中俄联合培养项目,接触AI虚拟滑雪训练设备等前沿技术。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面向三类岗位:冰雪场馆的设备操作员与安全管理员,覆盖造雪、浇冰、索道维护等环节;冰雪装备企业的技术服务工程师,负责设备安装调试与售后支持;以及冰雪旅游目的地的运营专员,参与活动策划与场地资源调配。数据显示,学院该专业近年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部分学生通过职教本科衔接进入休闲体育等本科专业深造。
学院通过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提升专业竞争力。作为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冰雪运动标准化工作组秘书处承担单位,牵头制定11项国家标准和7项地方标准,将标准化流程融入教学。例如,在冰雪设施安全管理课程中,直接引用其参与制定的《滑雪场所安全运营规范》等行业标准,使学生掌握规范化操作要领。2024年设立的冰雪产业标准化检验检测实验室,更成为学生参与标准研制、设备检测的实践平台。
在国际合作领域,学院与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签订协议,启动冰球运动人才培养与体育科技联合创新项目。学生可接触智能雪场管理系统等科技成果,参与中俄冰雪场馆管理案例对比研究。这种国际化视野的培养,使毕业生在跨国冰雪企业招聘中更具优势。2025年首批教师互派计划中,冰雪设施智能化运维成为重点交流方向。
通过产教融合生态构建,学院与万龙、奥悦等企业建立定向培养机制。企业工程师参与冰场设备操作等课程开发,提供真实故障案例用于教学。学生大三阶段进入合作雪场进行6个月顶岗实习,考核优秀者可直接签约。这种“入学即入职”的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有效缓解了冰雪设施运维领域技术人才缺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