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科技学院的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会计+大数据”的跨学科融合,致力于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复合型财务人才。该专业由淬炼商学院开设,学制为三年专科,课程体系涵盖传统财务理论与前沿技术应用,同时强调校企合作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构建从基础核算到战略管理的职业发展路径。
一、培养目标聚焦双重能力塑造
本专业以“财务+技术”双核驱动为特色,注重培养学生在会计核算、财务分析和智能决策领域的复合能力。具体目标包括:
- 掌握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管理等核心财务知识
- 熟练运用智能财务共享系统、ERP等技术工具
- 具备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财务风险评估与预测能力
- 形成职业道德与创新意识并重的职业素养
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既能胜任传统出纳、会计岗位,又能适应金融机构财务分析师、企业财务策划师等新兴职位需求。
二、课程体系构建技术赋能框架
专业课程采用“金字塔型”结构,底层为财务会计基础课程,中层融合现代信息技术,顶层对接行业前沿应用。核心课程包括:
- 财务基础模块: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税法、审计学
- 技术应用模块:智能财务共享、财务数据可视化、数字经济时代财务管理
- 实战提升模块:ERP系统操作实训、财务大数据分析实战
特别设置的财务数据挖掘课程,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掌握Python财务分析、Tableau可视化等工具,实现从票据处理到经营决策支持的能力跃升。
三、就业方向覆盖全产业链岗位
毕业生可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多元场景发展,具体路径分为三个阶段:
- 职业初期:担任企业出纳、银行柜员、税务专员,年薪集中在6-8万元
- 职业成长期:晋升为财务主管、客户经理,参与预算编制与投融资管理
- 职业成熟期:发展为财务总监、税务经理,主导企业战略财务规划
2024年该专业在山东省招生85人,学费19800元/年,就业数据显示约73%的毕业生进入信息产业相关企业,凸显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对接。
四、教学实施强化产教融合机制
学院通过“双导师制”搭建实践平台,与用友、金蝶等企业合作开发财务机器人实训项目,学生可参与真实企业的财务数字化转型案例。考核方式突破传统试卷模式,引入财务大数据建模竞赛、虚拟仿真决策系统操作等多元评价维度。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积累3-5个实战项目经验,显著提升岗位适应能力。
该专业通过理论深度与技术广度的平衡设计,正在重塑财务人才培养范式。随着智能财务时代的加速到来,这种既懂财务核算又擅数据洞察的复合型人才,将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扮演关键角色。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