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江西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其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紧密对接智能制造产业需求,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和实践导向课程体系,培养适应工业4.0时代的技术人才。该专业以工业网络集成和数据驱动为核心能力,依托学院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的资源优势,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基础与核心两大模块。在专业基础课中,学生需掌握电工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和工业互联网基础,为后续实践打下理论根基。核心课程则聚焦智能控制技术、工业网络技术和工业数据采集技术,其中工业边缘计算应用技术和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两门课程直接对接企业真实场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院通过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网页6)模拟工业互联网平台操作,学生可在云端完成标识解析和设备组态训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
该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呈现多维度创新:
- 与江西省国资委下属的260余家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建6个产业学院和13个实训基地(网页1);
- 在南昌市光电产业产教联合体中推行“厂中校”模式,学生直接在江西美晨通讯等企业的生产线进行半年岗前实训(网页9);
- 引入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由企业工程师与校内教师组成双导师团队,针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运维等岗位开展定向培养(网页1)。
在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主要面向工业网络集成工程师、工业数据采集专员和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三类岗位。据行业调研,江西省内80%的规上制造企业已启动智能化改造,催生了对工业互联网应用技术人才的旺盛需求。学院2022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7.3%,其中在华勤电子、龙旗信息等龙头企业就业占比超过40%(网页9)。部分优秀学生通过1+X证书制度考取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毕业即上岗的技术跨越。
该专业的特色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依托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资源,构建了覆盖设备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的全链条教学场景;其次,创新开发“技能蓝领-技术专员-现场工程师”三阶成长路径,通过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赛事强化学生竞争力;最后,深度融合5G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共青城产教融合基地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孪生项目实训,使教学内容始终走在产业前沿(网页6)。这种“课堂即车间、作品即产品”的培养模式,确保了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