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科技职业学院的书画艺术专业立足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艺术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以中国书画艺术为核心,结合油画、版画、设计与制作等多媒介创作,培养兼具艺术素养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随着45名学生加入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等成果的涌现,专业的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其教学模式和培养路径值得深入探讨。
课程体系: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艺术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两大模块。在传统艺术领域,学生需掌握书法技法、中国画基础、书画艺术史,其中书法方向涵盖篆隶楷行草的临写与碑帖研究。现代艺术教育则通过油画静物、装饰画设计、数字图像处理等课程拓展创作边界。这种“技道并重”的课程结构,既强化了传统笔墨功底,又融入了当代视觉表达技术,形成多维度的艺术认知体系。
培养模式:赛训结合的实践路径
专业采用“教、训、赛、证”四位一体培养模式,通过以下环节提升学生竞争力:
- 备赛投展机制:成立专项小组,组织学生参与省级以上艺术展览与竞赛;
- 校企联动实践:与虞家河乡文化站等机构合作开展书画培训,将课堂延伸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
- 双师型教学:聘请徐頔、王文文等兼具学术造诣与创作经验的教师,实施工作室制教学。
师资力量与艺术传承
专业依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徐頔、陶瓷艺术专家王文文等核心师资,构建起跨领域的教学团队。教师团队不仅深耕传统书画,如卢海勇副教授的红色主题瓷板画创作多次被央视报道,同时注重将青花人物绘画、现代装饰画等技艺融入教学。这种“名师+名作”的传承模式,既保证了传统技法的规范性传授,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就业前景与行业衔接
随着传统文化复兴政策的推进,专业毕业生在三大领域呈现优势:
- 艺术创作领域:可从事书画创作、美术编辑等工作,近年书画艺术品市场年均增值率达15%;
- 教育培训领域:依托简笔画、儿童画等特色课程储备,胜任幼小阶段美育教学;
- 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书画设计与制作、POP手绘等课程训练,进入策展、文创产品开发等新兴领域。
该专业通过“传统技法筑基+现代设计赋能”的培养策略,正在为文化艺术产业输送兼具审美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将地域文化资源(如景德镇陶瓷艺术)与职业教育特色相结合的探索路径,为同类院校的艺术专业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样本。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