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的财政学专业自2010年设立以来,已发展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形成了"财税+财会+预算管理"三合一的培养模式。该专业依托应用经济学和公共管理两大主干学科,构建了覆盖政府预算管理、数字化财政、税收筹划等领域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毕业生在公务员系统和企事业单位的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0%,印证了专业建设的显著成效。
在课程设置方面,该专业形成了"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实践应用"的三层架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基础课程夯实经济学根基,政府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强化公共财政思维,而财税模拟实验、财经软件应用等实践环节占比达30%。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专业引入数智财政决策仿真实验项目,运用虚拟仿真技术还原真实财政决策场景,这种"沉浸式教学"使学生在处理政府采购、公共支出分析等实务时更具实战能力。
校企合作机制是该专业的重要特色。通过建立15家校外实习基地,与陕西省税务师协会、西安市财政学会等机构深度合作,构建起"认知实习+顶岗实习+学科竞赛"的递进式培养链条。在全国税务技能大赛和挑战杯竞赛中,学生团队三年内斩获省级以上奖项27项。这种"双导师制"培养模式,让企业专家直接参与税务稽查、税收筹划等课程设计,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15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40%,包括省级教学名师和"三秦学者"。专业带头人胡克刚教授主编的《预算会计》等6部教材被多所高校采用,郭露露等青年教师团队开发的智慧树在线课程覆盖10万+学习者。更突出的是,教师团队"双师型"比例达60%,持有注册税务师、高级税务实训师等职业资格,这种"理论+实务"的双重优势为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素材。
从专业发展前景看,该专业在2025年陕西高校排名中位列第4,仅次于西安交通大学等双一流院校。其省级应用经济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配备价值500万元的财税信息化管理系统,可模拟完整的财政预算编制流程。数据显示,近三年学生累计发表论文18篇、获批专利2项,考取初级会计、1+X个税师等证书的比例达85%。这些成果印证了"以赛促学、以证促教"培养策略的有效性,也为学生进入税务机关、金融机构等优质岗位铺就了职业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