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的英语专业自2001年创办以来,始终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了以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跨学科融合,致力于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创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在校生规模达1001人,形成了以国际商务英语、应用翻译、英语语言与文化为方向的立体化培养路径,其课程体系覆盖语言技能、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三大模块,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
在培养目标层面,该专业强调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并重。学生需掌握英语语言学和英美文学的基础知识,同时熟悉中外社会文化背景,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案明确要求学生具备口译与笔译技能、学术研究能力以及适应跨境电商、教育、外事等领域的职业素养。例如,商务英语方向聚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融入经济学和国际商法相关内容,确保毕业生能在外贸、跨境电商等行业快速适应岗位需求。
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核心课程分为三类:
-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口译、笔译,强化语言应用能力;
- 专业知识课程:涵盖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英语国家概况,拓展文化视野;
- 实践课程:通过英语口语实践、学术论文写作、中外礼仪实训等环节提升实战能力。这种分层教学结构使学生在掌握语言工具的同时,能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是专业建设的亮点。除校内模拟实训外,学生需完成毕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论文,部分课程如英语听说综合技能直接对接企业需求。例如,在跨境电商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专业增设了商务英语方向,并依托珠三角区位优势,与本地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2025年专升本招生信息显示,英语和商务英语专业均开设面向退役士兵的招生通道,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覆盖面。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可在外事、教育、外贸、旅游等领域从事翻译、教学或管理工作。数据显示,近年就业方向涵盖政府机关、中小学教育机构以及外资企业,部分学生进入互联网行业从事跨语言服务。为适应行业变化,专业还强化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数据分析能力培养,确保学生能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挑战。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