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大学软件工程(工业软件)专业是该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河南省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平台,形成了鲜明的产教融合特色。该方向以食品产业领域交叉为核心,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既懂软件技术又熟悉工业流程的复合型人才,在智慧冷链、食品检测等新兴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强调知行合一与工程素养的双重塑造。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程序设计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计算机核心课程,还需学习食品工程原理、化学基础等跨学科知识。这种“软硬结合”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具备开发食品工业系统建模与仿真系统的能力,能够针对食品制造流程设计智能化解决方案。特别设置的食品工业软件设计与开发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业场景紧密结合,强化学生对工业软件全生命周期的理解。
专业建设依托河南省重点支持的工业软件学院,拥有河南省食品安全数据智能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这些平台支撑学生参与智慧冷链与安全控制、食品检测与安全溯源等前沿课题研究,近三年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真实科研项目的实践机会。通过系统建模与仿真等实验课程,学生可直接操作工业级开发环境,模拟食品生产中的温控监测、质量追溯等场景。
实践教学环节采用“3+1”培养模式,前三年完成基础理论与专业课程学习,第四年进入企业开展项目实训。学院与甲骨文、中软国际等知名企业共建1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真实工业场景中参与食品工业软件研发,近三年毕业生在冷链物流系统开发、食品安全区块链溯源等方向完成创新项目40余项。这种校企协同机制使超过40%的毕业生进入北京、上海等地知名IT企业,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在师资配置方面,学院构建了“双师型”教学团队,44名博士教师中包括欧盟玛丽-居里学者、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等高端人才。教师团队主持开发的JSP程序设计技术、Web框架技术等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教学案例。例如在食品质量与安全知识教学中,融入教师团队研发的“基于机器学习的食品异物检测系统”项目,使学生直观理解工业软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