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工程造价专业作为土木建筑大类中的重点方向,紧密围绕建筑行业需求,培养具备工程计量与计价、成本管控、招投标管理等核心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该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培养理念,结合理论与实践,构建了覆盖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从基础技能到行业前沿的全方位训练,助力其在建筑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岗位。
在专业定位上,该专业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强调实践能力与信息素养的双重提升。学生需掌握施工图识读与BIM建模、工程量清单编制、合同价款结算等核心技能。通过数字化造价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适应大数据时代行业需求的能力,例如运用BIM软件进行工程建模和计量计价,以及参与工程变更签证和索赔管理等实际场景。这种培养模式注重工匠精神的塑造,使学生具备解决工程造价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采用“基础+核心+拓展”的三层架构:
-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工程经济学》等,夯实学生的建筑理论根基;
- 核心课程聚焦《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概预算》等实务内容,强化工程算量与成本分析能力;
- 拓展课程引入《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法规》等,拓宽职业发展路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融合了虚拟仿真实验室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例如与四川建科工程公司共建的实习平台,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完成招投标文件编制或施工预算模拟。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可进入工程咨询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等多元领域,从事造价工程师、成本控制专员、工程审计师等岗位。据统计,超过83%的学生通过学校建立的“五级一体”资助体系获得实习机会,部分优秀毕业生在四川省大学生BIM建模竞赛等赛事中崭露头角,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此外,专业积极推动“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考取建筑信息模型(BIM)和数字化造价等职业技能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职业发展层面,该专业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例如,学校与上海大众汽车西南培训中心等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使学生直接参与工程进度拨款、竣工结算等实际工作环节。这种以“学校企业一体化”为特色的教学模式,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更培养了其团队协作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契合建筑行业对复合型基层管理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