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立足边疆民族地区特色,通过系统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应对老龄化挑战提供了具有示范意义的解决方案。该专业以德技并修为核心,融合民族文化与现代职教理念,构建了覆盖老年照护、机构管理、产品营销等多维能力的培养体系。其突破性实践不仅体现在98%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率,更通过校企协同研发和地方标准制定推动行业进步,形成教育与产业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该专业首创“一核双轨三元四方”架构。一核引领强调民族文化浸润式德育,将壮族“补粮敬老”、瑶族“互助养老”等伦理观融入课程,开发《广西民族医药与老年健康》等特色教材,借助虚拟仿真实训技术实现跨文化服务能力培养。双轨并进机制打通学历教育与职业认证壁垒,将智慧养老设备操作、民族医药理疗等20余项核心技能嵌入课程体系,确保学生实现“毕业即上岗”的职业衔接。
课程体系的构建凸显三大特色维度:
- 基础能力层:涵盖《老年政策法规》《老年心理护理》等理论课程,强化法律意识与人文关怀基础
- 专业技术层:设置《老年康复护理》《老年营养与膳食指导》等实操课程,配套养老护理员(高级)等职业资格认证
- 前沿拓展层:融入智慧健康监测、适老化产品设计等创新模块,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实现技术迭代
产教融合的深度推进体现在四方协同机制的实践。学校联合政府、行业、企业构建生态网络,主导制定《柳州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与管理规范化标准》,推动服务向三江侗寨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延伸。作为全国养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单位,该专业团队深度参与8门国家级教材与课程标准开发,将数字养老健康监测技术等创新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形成“教育-研发-应用”闭环。
就业体系呈现阶梯式发展路径:
- 初始岗位:涵盖养老机构护理岗(生活照护、康复保健)、文秘岗(行政管理)、营销岗(辅具产品推广)
- 发展岗位:延伸至人力资源开发、养老机构业务管理、老年产业营销经理等管理层级
- 职业认证:支持考取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健康管理师等新兴职业资格,助力岗位晋升
该专业通过动态对接行业需求的创新实践,已培育出“城智康——数字养老健康监测技术领航者”等创业项目,入选自治区创业项目库。其双语课程开发推动壮瑶医药康养品牌走向东盟,形成兼具地域特色与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范式,为应对银发浪潮贡献了可复制的“广西样本”。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