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警察学院的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始终紧扣公安实战需求,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大连基地和网络安全学院的优质资源,构建了覆盖网络攻防、电子取证、数据分析等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通过与实战部门深度合作,持续输送能适应新型网络犯罪治理需求的高素质警务人才。其培养模式既注重理论积淀,更强调教学练战一体化的实践创新,在公安教育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
专业定位上,网络安全与执法属于工学门类的公安技术类专业,以培养具备网络安全技术、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涵盖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犯罪侦查、电子证据分析与鉴定技术等核心内容,同时引入大数据智能分析、网络舆情监控等前沿技术课程。这种课程架构既夯实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又强化了法律程序意识,确保毕业生能精准应对网络诈骗、数据窃密等新型犯罪场景。
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实战导向,依托校内7个专业实验室和校外10余家联合培养单位,构建了多层次训练平台。例如:
- 电子数据取证实验室配备取证塔、手机取证工具等设备,支撑学生掌握数据恢复、证据链固定等关键技能
- 网络犯罪侦查模拟训练室通过还原网吧服务器攻防、企业防火墙突破等真实案例,训练应急处置能力
- 与大连市网警支队、奇安信科技等建立的联合育人基地,提供每年超300课时的实战演练机会
培养特色体现为"六协同、六合一"模式,即在师资建设、课程开发、科研攻关等方面实现校局企深度协同。具体表现为:
- 教官与教师合一:聘请网安实战专家参与授课,确保教学内容与一线需求同步更新
- 实验室与作战室合一:校内实验室直接接入公安专网,实时分析真实案件数据
- 训练与实战合一:组织学生参与重大活动网络安保、电子取证支援等实战任务
学生发展方面,该专业通过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网络安全攻防竞赛等平台锤炼实战能力。近三年学生团队斩获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大赛二等奖、辽宁省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荣誉,2人获得国家网络安全奖学金。毕业生可通过公安联考进入网安部门,或就职于司法机关的电子证据鉴定岗位,入警率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