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系统化布局与创新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务工作体系。近年来,学院以"夯基础、强内涵、提质量、亮品牌、上台阶"为核心目标,持续推进"五级书记抓党建"工作机制,构建起涵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品牌创建、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发展格局。通过"十三个坚持"理论体系学习、"一支部一品牌"培育工程、"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等特色实践,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思想引领与组织建设
在思想建设层面,学院构建起"三会一课+"学习体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度融合。通过党委书记讲党课、党校集中培训等形式,强化党员师生的政治意识。组织建设方面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建立:
- 党支部动态达标核查机制
- 党建与专业建设融合评价体系
- 党组织负责人年度述职评议制度
品牌创新与考核机制
学院创造性实施"六红六力"党建品牌战略,通过"红旗党总支"、"党员先锋岗"等载体,形成品牌矩阵。在考核机制上采用"双轮驱动"模式:
- 常规考核:包含"三会一课"记录规范度、党员发展流程合规性等基础指标
- 创新考核:侧重产教融合党建项目、校企共建实践基地等特色指标每年开展党建工作成效考核和省级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申报工作,2023年成功申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学生党员培养体系
学生党员发展严格遵循"五阶段培养法":
- 申请入党阶段:大一新生12月递交申请书,支部1个月内开展谈话
- 积极分子培养:需满足学业成绩前40%、志愿服务时长超50小时等硬性条件
- 发展对象确定:实施"双推荐"机制(班级团组织推荐+党支部推荐)
- 预备党员接收:建立政治审查负面清单制度
- 转正考核:设置"师生满意度测评"环节,满意度低于80%延期转正
廉政建设与统战工作
学院将全面从严治党深度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建立"3+1"监督体系:
- 党委主体责任清单
- 纪委监督责任清单
- 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清单
- 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在统战领域实施"同心工程",通过定期召开党外知识分子座谈会,设立民主党派建言直通车平台,2024年累计吸纳校企合作建议23条,推动产教融合项目落地5项。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