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的大数据技术专业是该校重点发展的专科层次专业,依托合肥工业大学的办学资源,致力于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该专业聚焦数据采集、清洗、分析等核心能力,结合行业实际需求设计课程体系,注重校企合作与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从理论学习到产业应用的全链路培养方案。作为安徽省内较早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其特色化教学模式和就业导向的课程设置吸引了众多关注。
在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上,该专业明确以“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方向。根据培养方案,学生需掌握大数据的收集、融合、管理、分析能力,并面向互联网、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的大数据应用职业群。课程体系强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数据可视化、云平台运维、程序开发等模块化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此外,专业特别注重职业道德与创新意识的塑造,将劳动教育融入实践环节,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的构建体现“工学结合”特色。主干课程包括:
- 数据采集与清洗技术,覆盖传感器数据、网络爬虫等工具的应用;
- 大数据分析平台搭建,涉及Hadoop、Spark等分布式系统运维;
- 编程开发基础,重点培养Java、Python等语言的实战能力;
- 数据可视化与行业应用,结合智慧城市、电子商务等场景开展项目实训。通过校内计算机实训室和校企共建实验室,学生可在真实环境中完成从数据预处理到模型部署的全流程操作,例如在电子产品装机实训室调试硬件设备,或在大数据集成平台模拟企业级数据分析任务。
校企合作与就业通道是专业的突出亮点。学院与科大讯飞共建实训基地,引入企业工程师参与课程开发,开设“订单班”实现教学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大数据运维工程师、云平台管理员、数据分析师等岗位,合作企业覆盖互联网、软件信息、智能制造等领域。据2025年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的就业率达93%,部分优秀学生进入讯飞智元、联宝电子等知名企业,起薪水平高于安徽省高职院校平均线20%。
在教学资源与支撑条件方面,学院投入逾千万元建设工程训练中心和大数据实训工位。依托合肥工业大学的师资优势,专业课程由具备双师型资质的教师团队授课,其中40%教师拥有华为、阿里云等企业的认证工程师资格。实训室配备全链路数据开发工具,包括Tableau可视化平台、Cloudera大数据管理套件,以及模拟金融风控、智能推荐系统的行业案例库,确保教学与产业技术迭代同步。
综合来看,该专业通过“理论+实践+创新”三维培养体系,构建了从基础技能到行业应用的进阶路径。对于希望在大数据运维、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等领域发展的学生,其模块化课程设计和深度产教融合模式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成长平台。特别是在国家推进“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这种聚焦技术落地能力的教育模式,将成为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标杆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