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在建筑设计领域展现出独特的办学模式。学院以国产工业软件为突破口,将数字化技术与职业教育改革深度融合,构建起具有行业前瞻性的教学体系。通过与中望软件等企业合作,学院不仅破解了传统建筑教育的实践难题,更在绿色建筑、智能建造等方向形成鲜明特色,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通过国家级验收,成为河北省职业教育的标杆。
学科建设与产教融合双轮驱动
学院直面建筑学科技术迭代快与实践需求复杂的痛点,引入中望CAD、中望建筑版CAD等国产软件重构教学体系。校企共建的《建筑CAD》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实现从基础绘图到建筑模型构建的全链条数字化教学。在1+X证书合作中,学生接触大量真实项目图纸,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通过率超85%,构建起“教学-实践-认证”闭环。这种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学科升级,使专业群成为国家级高水平建设单位。
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革新
学院构建了工学结合“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内项目实训+校外企业顶岗”强化职业能力:
- 基础性学习领域:融入建筑“四新”技术,夯实专业基础
- 综合职业能力学习领域:依托智能建造中心开展BIM技术应用
- 职业素质拓展:以真实项目驱动教学,如绿色建筑竞赛获奖作品《低碳未来》中采用的绿建斯维尔软件进行能耗模拟
这种“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使毕业生具备中小型建筑方案设计、施工图深化及建筑效果图表现等核心能力,可考取二维CAD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实践创新与行业赋能
学院在建筑设计中注重绿色低碳技术应用,第六届绿色建筑技能大赛获奖项目《低碳未来》充分体现其创新理念:
- 采用太阳能光伏幕墙与定制70型玻璃窗实现节能50%
- 运用AI智能管理系统优化暖通负荷与室内热舒适度
- 通过雨水收集系统与再生建材降低环境负荷
这种将生态设计与智能技术融合的实践,使学生在国家级竞赛中斩获佳绩,同时为行业输送掌握BIM技术与低碳建造的复合型人才。
校园空间与育人生态共建
学院自身建筑群设计贯彻“学城共生”理念,新校区建设中运用BIM技术实现智慧管网布局,形成“5分钟校园生活圈”。校史馆设计通过数字交互技术打造“职业技术梦”主题空间,运用投影墙、感应门等元素构建沉浸式育人场景。这种将建筑功能与教育理念深度融合的设计思维,使校园成为产教融合的实体化载体,助推学院向国内一流职业院校目标迈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