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立足医药卫生行业需求,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依托口腔学院的优质资源,形成了以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为核心的专业特色,注重学生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的双重塑造。通过"1.5+1.5"特色培养模式,学生前一年半在校夯实基础,后一年半深入企业实践,实现从课堂到岗位的无缝衔接。这种教育理念既符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的定位,也契合行业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人才的需求。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服务口腔健康产业为导向,培养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精通口腔材料学及修复体制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尤其注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学生需系统掌握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全口义齿工艺技术等核心技能,能够为医疗机构及义齿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修复体加工服务。
课程体系与核心技能
专业课程设置采用"基础+临床+技术"三维架构:
- 医学基础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等,构建医学知识框架;
- 口腔核心课程:涵盖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等专业理论;
- 技术实操课程:重点强化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口腔数字化技术等实践能力。
其中岗前综合技能训练作为关键环节,通过仿真操作和真实案例演练,提升学生在口腔扫描、即刻修复体制作等场景的实战能力。
实训条件与校企合作
学院建有国内先进的口腔实训中心,包含四大功能模块:
- 临床实验室群(500㎡):设口腔解剖生理、颌面外科等专项实验室;
- 修复实验室群(260㎡):配备包埋铸造、烤瓷抛光等全流程设备;
- 数字化实训室:引入椅旁CAD/CAM系统,对接行业前沿技术;
- 标本模型陈列室:提供数千件教学标本辅助认知学习。
同时与40余家医疗机构及义齿企业建立合作,包括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形成"双百工程"实践网络,确保学生实习与就业渠道畅通。
师资力量与教学创新
专业由李新春教授领衔,其作为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和全国口腔职教委员会主任,主导编写8部国家级教材。教学团队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比超60%,"双师型"教师覆盖所有核心课程。创新采用"理论授课+案例研讨+项目实操"三位一体教学法,定期举办牙体雕刻技能竞赛,并邀请行业专家开展椅旁技术、种植义齿设计等专题讲座,推动教学与临床需求深度对接。
就业前景与发展路径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类场景:
- 医疗机构:在综合医院或口腔专科门诊从事椅旁技师工作;
- 生产企业:进入义齿加工企业参与种植义齿、隐形正畸矫治器等产品制作;
- 健康产业:在医疗器械公司承担技术推广或销售顾问角色。
据统计,该专业近年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部分优秀学生通过专升本进入口腔医学本科深造,或考取口腔修复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从技术操作向管理岗位的跃升。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