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的建筑学专业作为该校首批设置的本科专业,自2009年招生以来已形成独特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的基因传承,在2023年公布的培养方案中明确以五年制本科为核心培养周期,通过"善新博专,精绘通建"的院训指导,聚焦城市更新与乡镇建设方向,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建筑设计人才。
专业特色与培养路径
该专业构建了"七个一"人才培养方法,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深度融合。其特色体现在:
- 校企双轨制培养:与北京广远设计公司、洲宇设计集团等2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订单式培养",确保设计类课程真题比例达100%,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直接引入课堂
- 前沿技术赋能:率先将BIM技术与生成式设计融入课程体系,通过建筑物理实验室的声光热环境模拟系统,实现建筑性能可视化分析
- 双师型师资配置:71人教学团队中具有行业背景者占比90%,高级职称教师达39%,形成"理论导师+企业导师"双指导模式
课程体系与知识建构
课程模块采用"金字塔结构"逐级深化:
- 基础层:建筑制图、中外建筑史、建筑力学等夯实专业根基
- 技能层:数字建造技术、参数化设计、绿色建筑技术等前沿课程占比35%
- 实践层:通过"真题实做"完成从居住建筑到城市综合体设计的阶梯式训练特别设置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特色课程群,将沈阳故宫、张氏帅府等历史建筑作为活教材,培养学生文脉传承意识。
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中心配备建筑认知实验室等四大平台,形成"做中学"培养闭环:
- 认知实践:大二开展古建筑测绘,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立数字档案
- 竞赛驱动:组织参与辽宁省大学生绿色建筑创新设计大赛等赛事,2024年团队作品《"碳"循乡韵》运用斯维尔软件完成碳排放计算,斩获省级一等奖
- 产学研转化:高年级参与教师横向课题,某乡村振兴项目已落地实施3个民宿集群
就业前景与发展支撑
毕业生在建筑设计院、房地产企业的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93%以上,职业发展呈现三大方向:
- 传统赛道:建筑施工图设计、城市规划等岗位
- 新兴领域:建筑信息模型(BIM)工程师、智慧城市设计师等数字化岗位
- 深造路径: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立硕士预科通道,20%毕业生选择攻读国内外名校研究生通过"理论-实训-竞赛"三维联动培养模式,该专业正成为东北地区建筑行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输送基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