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作为该校传统优势学科,凭借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已成为安徽省职业教育领域的一张亮眼名片。该专业自2008年起先后获评省级特色专业、省级骨干专业和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2025年招生规模达204人,显示出其强大的综合实力与社会认可度。从课程体系到实践平台,从师资力量到就业前景,该专业构建了覆盖全链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医疗健康事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
在专业建设层面,该专业以“理论与实践双轨并行”为核心特色。课程设置紧扣现代护理需求,涵盖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基础护理技术、内外科护理、急危重症护理等核心课程,同时融入人文社会科学、预防保健、护理管理学等拓展模块,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流程采用三阶段递进模式:
- 基础技能训练(校内模拟病房操作)
- 专项能力提升(临床情景模拟实训室强化)
- 综合实践应用(三甲医院临床实习)
这种分层递进的培养路径,确保学生从理论认知到实践操作的无缝衔接。
师资队伍与实训资源是支撑专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教师团队中教授2人、副教授21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超90%,包括省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等领军人才。校内建有5000平方米省级护理示范实训中心,配备模拟病床160张、临床实训室14个,涵盖从基础护理到重症监护的全场景教学设施。校外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东部战区总医院等40余家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形成覆盖长三角的实习就业网络,学生可接触前沿医疗设备与技术。
就业导向与职业发展凸显专业实效性。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级医院临床科室、社区卫生院、康复中心及健康管理机构,就业领域涵盖临床护理、老年照护、母婴保健等多元化场景。专业依托教育部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认证试点和长三角养老行业人才培养共享平台,拓展智慧康养等新兴方向。数据显示,近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部分学生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安徽医科大学等本科院校深造。
专业特色还体现在“技能+人文”双核培养体系。除专业技能外,课程设置强调医学伦理、人际沟通、职业精神等人文素养模块,并通过志愿服务、医院轮岗等实践活动强化救死扶伤、人文关怀的职业价值观。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掌握静脉穿刺、心肺复苏、术后护理等硬技能的同时,具备应对医患沟通、健康宣教的软实力,契合现代医疗体系对复合型护理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