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杉达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怎么样?

上海杉达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自2016年招生以来,凭借对接行业需求的精准定位和扎实的教学质量,已成为该校的重点建设学科。该专业以企业级开发移动开发金融科技软件测试为核心培养方向,结合绿牌专业的高就业率与行业认可度,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近四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4.2%-100%,行业内就业率近八成,展现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上海杉达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怎么样?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主要服务于长三角地区以软件开发软件测试为主的IT企业及金融测试中心,培养能够胜任中级软件工程师岗位的技术人才。通过“职业标准→适应岗位→核心能力→课程设置”的逆向设计思路,课程体系紧密对接行业需求,强化软件建模技术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等核心技能。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开发、测试、项目管理等岗位,覆盖金融科技、移动互联等热门领域。

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

专业课程分为基础理论就业导向两大模块:

  • 核心课程:包括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原理及技术软件工程概论等,夯实专业基础;
  • 实践课程:如JEE项目实践自动化测试移动开发项目实践等,直接对接企业技术需求。
    教学资源方面,拥有上海高校一流本科课程(数据结构、软件测试)和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数据挖掘),师资团队高级职称比例达70%,为教学提供了优质保障。

特色教育与职业认证

专业推行“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职业技能证书与课程融合的培养路径。学生可考取ISTQB-FL国际软件测试认证华为HCIA/HCIP证书鸿蒙开发证书等权威资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此外,通过校企合作与项目实训,学生能在网易、普华永道、中国农业银行等知名企业实习,实现从课堂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升学与就业前景

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多元,涵盖JEE开发工程师Web前端工程师测试开发工程师等岗位,合作企业包括叠纸网络、高知特信息技术等头部公司。升学通道同样广阔,国内可报考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海外可选择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院校攻读硕士,形成“就业+深造”的双向发展路径。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商业折扣的会计处理如何影响科目核算?
下一篇:四川农业大学的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怎么样?

热门推荐

上海杉达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怎么样?

上海杉达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应用型本科专业,紧密对接长三角地区城市发展与建筑业转型升级需求。该专业通过高本贯通培养模式与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致力于培养掌握数字化设计、新型工业化建造等核心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设置与行业前沿接轨,就业前景广阔,成为上海民办高校中特色鲜明的工科专业之一。 一、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 上海杉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以智能建造和城市
 上海杉达学院 评论  4周前

上海杉达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怎么样?

上海杉达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自2016年招生以来,凭借对接行业需求的精准定位和扎实的教学质量,已成为该校的重点建设学科。该专业以企业级开发、移动开发、金融科技和软件测试为核心培养方向,结合绿牌专业的高就业率与行业认可度,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近四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4.2%-100%,行业内就业率近八成,展现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主要服务于长三角地区以软件开发和
 上海杉达学院 评论  4周前

上海杉达学院的工程管理专业怎么样?

上海杉达学院工程管理专业自2003年设立以来,始终秉持"立德树人、学生中心、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理念,紧跟建筑业数字化、智能化、可持续化发展趋势,构建起独特的交叉学科体系。作为上海市高本贯通试点专业和校级一流本科专业,该专业通过"基于工,集于管,融于实践"的课程设计,培养兼具工程师与经济师双重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截至2025年数据显示,其近三年平均就业率高达98%,毕业生广泛就职于上海建工集团、易居
 上海杉达学院 评论  4周前

上海杉达学院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怎么样?

上海杉达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自2017年获批设立以来,依托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求,构建了一套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融合机械设计、电子控制、智能技术等跨学科知识,致力于培养兼具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工程技术人才。随着2024年获批新增“高本贯通培养”模式,专业进一步打通了专科与本科的衔接路径,为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以“应用
 上海杉达学院 评论  4周前

上海杉达学院的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怎么样?

作为一所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上海杉达学院于2023年新设立的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紧密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双碳”战略需求,聚焦新能源技术与智能控制领域。该专业以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层次工程人才为目标,通过课程体系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强化,构建了“电能生产—传输—智能应用”的全链条知识框架。下文将从培养定位、课程特色、实践能力等维度展开分析。 一、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复合型
 上海杉达学院 评论  4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