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道路养护与管理专业作为国家级示范专业点和甘肃省职业教育骨干专业,依托学校深厚的交通行业背景,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甘肃交通事业发展需求,通过工学结合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为公路养护、施工及管理领域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人才,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专业相关度超过90%。
课程体系突出全产业链技术覆盖,分为三大模块:
- 养护技术模块:包括道路路基与路面养护、道路桥梁养护、道路沿线设施及绿化养护等核心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病害诊断与修复能力
- 施工技术模块:设置路基施工技术、路面施工技术、桥涵施工技术等课程,强化工程施工标准化操作训练
- 管理课程模块:通过公路工程管理、道路养护机械等课程,构建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实践环节占比达52%,依托校内道桥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校外26家合作企业开展实境教学。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发展路径:
- 一线技术岗位:在甘肃省公路发展集团等企业担任检测员、养护技术员,承担公路健康状况评估与日常维护
- 施工管理岗位:参与中铁各局、甘肃路桥建设集团的公路改扩建工程,执行施工组织与质量控制
- 智慧养护领域:运用道路工程测量和工程检测技术开展预防性养护,对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与智慧公路新兴业态
- 职业晋升通道:3-5年可晋升技术主管,部分毕业生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兰州理工大学等本科院校深造。
专业建设凸显四大优势:
- 校企深度协同:与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共建现代学徒制班,企业工程师参与50%实践课程教学,学生可直接进入14个市州养护公司顶岗实习
- 双师型师资配置:专业教师中65.13%具备注册建造师、检测工程师等执业资格,付清华教授团队获评省级教学团队,开发省级精品课程7门
- 技术服务平台:依托学院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培训基地,承担雷西高速、兰州南绕城高速等重大项目的检测任务,学生可参与真实工程项目
- 数字化教学创新:建设国家级虚拟仿真基地,运用BIM技术模拟公路全生命周期养护场景,实现病害处置方案的沉浸式训练。
培养体系实施"三阶递进"教学模式:
① 基础技能阶段:通过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掌握行业标准规范
② 综合实训阶段:在京东产业学院开展公路勘测设计项目化教学,完成5公里以上道路养护方案设计
③ 岗位实战阶段:进入上汽大众西北培训基地等校企共建平台,参与道路养护机械操作与智慧养护系统应用。近年来,该专业学生在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率达37%,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