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政法大学的法学专业作为该校历史最悠久、学科体系最完善的优势学科,自1985年甘肃政法学院法律系成立以来,始终是西北地区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依托甘肃省一流(优势)学科的平台优势,该专业形成了覆盖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全链条培养体系,2024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标志着学科建设迈入新阶段。其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性、复合型法治人才为目标,通过特色方向设置、实践教学创新和科研平台支撑,在西北地区法律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一、学科建设与培养体系
法学专业构建了“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拥有6个法学硕士学位点和1个博士授权点。在本科阶段设置刑事法学、行政法学、律师业务、民商法、经济法等方向,并开设法学(汉藏双语方向)和卓越法治基地实验班等特色班级。课程体系包含:
- 基础核心课程: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等
- 方向特色课程:犯罪学(刑事法方向)、公共行政学(行政法方向)、法务会计(财经法务方向)
- 实践课程:法律诊所教育、模拟法庭、司法流程实验
二、教学资源与实践平台
学院拥有5个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平台,包括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践教学体系包含:
- 43个校外实习基地,覆盖法院、检察院、律所等法律实务部门
- 省级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配备2个模拟审判法庭和司法流程实验室
- 法律诊所课程,2009年获批中国法学会教育研究会委员单位,2020年获全国诊所教育优秀教材奖通过“双师型”师资配置(96名实务导师与99名专任教师协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务训练的深度融合。
三、科研实力与区域服务
法学专业依托5个省级研究基地(如甘肃省依法推进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开展特色研究,近五年承担20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79篇高水平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63项。其研究重点聚焦:
- 民族地区法治:汉藏双语法律人才培养项目已联合培养109名学生
- 区域司法实践:与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环境法治:设立环境法学院,开设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核心课程
四、招生与就业优势
法学专业年均招收500余名本科生和120余名硕士生,实行B区国家线复试政策(2025年数据),对自考应届生要求加试专业课程。毕业生就业呈现:
- 90%以上就业率,主要流向政法系统(占35%)、律师事务所(28%)、企业法务(20%)
- 10%考研升学率,部分进入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五院四系
- 西北公检法系统优势,校友网络覆盖甘肃85%基层法院和60%律所
五、专业竞争力分析
在学科评估中,该校法学虽未进入全国前30%,但凭借区域特色方向和实务培养模式形成差异化优势:
- 民族法治:西北唯一开展汉藏双语法律人才培养的高校
- 纪检监察:全国首批开设纪检方向实验班的院校
- 环境司法:建立环境资源审判研究基地,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对比同层次院校,其司法考试通过率(40%)和公职考试录取率(20%)显著高于省属同类高校平均水平。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